男警察自己解下警裤自慰,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私欲,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久久婷婷丁香五月综合五

網(wǎng)站導(dǎo)航:繼續(xù)教育>列表1

未找到相關(guān)的題目,以下為你推薦熱門信息

題目:

下列激素中哪種 不是腺垂體分泌的? 

A.催乳素 

B.催產(chǎn)素

C.生長激素

D.黃體生成素

E.促卵泡激素


題目:

骨骼肌在體內(nèi)處于最適初長時,其肌小節(jié)的長度約為

A.1.5-1.6μm B.2.0-2.2μm C.2.5-3.0μm

D.3.5-4.0μm E.4.1-4.2μm


題目:


一、名詞解釋

血液檢驗

1、貧血:單位容積循環(huán)血液中 紅細胞數(shù)、血紅蛋白量及血細胞比容低于參考值下限。

2、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外周血液中出現(xiàn)桿狀核粒細胞的百分率增高超過5%時,稱核左移。

3、Auer小體: 白細胞胞質(zhì)中出現(xiàn)紅色細桿狀物質(zhì)。

4、類白血病反應(yīng): 是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chǎn)生的類似白血病表現(xiàn)的血象反應(yīng)。

5、核右移: 外周血中若中性粒細胞核出現(xiàn)5葉或更多分葉,其百分率超過3%者,稱核右移。             

6、網(wǎng)織紅細胞: 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的細胞

7、紅細胞沉降率: 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率。

腎功能檢測

8.Ccr(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 腎單位時間內(nèi),把若干毫升血漿中的內(nèi)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9.莫氏試驗(濃縮稀釋試驗); 在日常或特定的飲食條件下,觀察病人的尿量和尿比重的變化,用以判斷腎濃縮與稀釋功能的方法(莫氏試驗)。

10.腎前性氮質(zhì)血癥

11.腎前性少尿:嚴重脫水,腹水,循環(huán)衰竭所至血容量不足、腎血流量減少灌注不足致少尿,此時BUN升高,肌酐升高不明顯, BUN/Cr( mg/dl )>10:1,經(jīng)擴容尿量多能增加,BUN可自行下降。

尿常規(guī)

12.腎小球源性血尿: 紅細胞通過腎小球濾過膜時,受到擠壓損傷,在腎小管中受到不同的PH,滲透壓變化的影響,呈多形性改變 

13.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或定量試驗超過150mg/24h尿時,稱蛋白尿。

14.血紅蛋白尿: 又為溢出性蛋白尿,因血漿中出現(xiàn)異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質(zhì),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

15.乳糜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狀稱為乳糜尿。

16.管型: 蛋白質(zhì),細胞或碎片在腎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圓柱形蛋白聚體                     

17.腎小管性蛋白尿: 因中毒炎癥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對低分子量蛋白質(zhì)的重吸收減弱所致的蛋白尿

18.腎性糖尿: 血糖濃度正常,由于腎小管病變導(dǎo)致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即腎閾值下降產(chǎn)生的糖尿,又稱腎性糖尿。             

19.腎小球性蛋白尿: 各種原因?qū)е履I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及電荷屏障受損,血漿蛋白大量濾入原尿,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

20.肉眼血尿: 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過1ml,即可出現(xiàn)淡紅色,稱肉眼血尿。            10、

21.鏡下血尿: 如尿液外觀變化不明顯, 離心沉淀后,鏡檢時每高倍鏡視野紅細胞平均大于3個,稱為鏡下血尿

22.腎衰竭管型: 由蛋白質(zhì)及壞死脫落的上皮細胞碎片構(gòu)成,外形寬大,不規(guī)則,易折斷。常見于慢性腎衰竭少尿期,提示預(yù)后不良。

23.鏡下膿尿

漿膜腔積液檢查

24.滲出液: 為炎性積液,炎癥時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組織缺氧以及炎癥介質(zhì)作用使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導(dǎo)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液中大分子物質(zhì)及各種細胞成分都能滲出血管壁。

25.漏出液: 為非炎性積液

血栓與止血

26.APTT: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27.PT: 在被檢查血漿中加入鈣離子和組織因子,觀察血漿的凝固時間成為血漿凝血酶原時間

28.INR: 國際正常化比值

肝功能

29.A/G倒置: 清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增高均可引起A/G倒置,見于嚴重的肝功能損傷及M蛋白血癥 

30.“膽酶分離”現(xiàn)象: 急性重癥肝炎時,病程初期轉(zhuǎn)氨酶升高,以AST升高顯著,如在癥狀惡化時,黃疸進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現(xiàn)“膽酶分離”現(xiàn)象,提示肝細胞嚴重壞死,預(yù)后不良。

31.低蛋白血癥 : 血清總蛋白<60g/L或清蛋白<25g/L,稱為低蛋白血癥

32.甲胎蛋白: 胎兒早期肝臟合成的一種糖蛋白,出生后合成受到抑制。對診斷肝細胞癌、滋養(yǎng)細胞惡性腫瘤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一般檢查

33.盜汗 : 睡時出汗,醒時汗止。          

34.急性病容: 面色潮紅,興奮不安,鼻翼煽動,口瘡皰疹  ,表情痛苦。  

35.被動體位 : 患者不能自己調(diào)整或變換身體的位置。

36.Virchow: 胃癌多向左側(cè)鎖骨上窩淋巴結(jié)群轉(zhuǎn)移,因此處系胸導(dǎo)管進頸靜脈的入口,這種腫大的淋巴結(jié)稱為。

37.端坐呼吸: 患者坐于床沿上,以兩手置于膝蓋或扶持床邊  

38.強迫體位: 患者為減輕痛苦,被迫踩取某種特殊的體位

39.蜘蛛痣: 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性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40.肝掌 : 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魚際處常發(fā)紅,加壓后退色

41.滿月面容: 面圓如滿月,皮膚發(fā)紅,常伴有痤瘡和胡須生長。      

42.發(fā)紺: 是皮膚呈青紫色,常出現(xiàn)于口唇、耳廓、面頰及肢端。

肺部聽診

43.胸骨角(Louis角):位于胸骨上切跡下約5CM,由胸骨柄與胸骨體的連接處向前突起而成。

44.桶狀胸: 為胸廓前后徑增加,有時與左右徑幾乎相等,甚或超過左右徑,故呈圓桶狀。 

45.語音震顫;為被檢查者發(fā)出語音時,聲波起源于喉部沿氣管,支氣管,肺泡傳到 胸壁所引起共鳴的振動,可由檢查者的手觸及,故又稱觸及震顫。          

46.異常支氣管呼吸音: 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聽到支氣管呼吸音則為異常之氣管呼吸音,或稱管樣呼吸音。 

47.啰音: 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該音正常情況下并不存在。             

48.濕啰音;系由于吸氣時氣體通過呼吸道內(nèi)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產(chǎn)生的聲音。   

49.干啰音;系由于氣管,支氣管或細支氣管狹窄或部分阻塞,空氣吸入或呼出時發(fā)生湍流所產(chǎn)生的聲音。                    

50.“三凹征”;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氣流不能順利進入肺,故當吸氣時呼吸肌收縮,造成肺內(nèi)負壓極度增加,從而引起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及肋間隙向內(nèi)凹陷。

51.Cheyne-Stokess:呼吸潮式呼吸,是一種由淺慢逐漸變?yōu)樯羁欤缓笥缮羁燹D(zhuǎn)變?yōu)闇\慢隨之出現(xiàn)一段呼吸暫停后,又開始如上變化的周期性呼吸。

52、Biots呼吸;間停呼吸,表現(xiàn)為有規(guī)律呼氣幾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時間,又開始呼吸,即周而復(fù)始的間停呼吸。

心臟聽診

53.心尖搏動: 由于心室收縮,心臟擺動,心尖向前沖擊前胸壁相應(yīng)部位而形成             

54.器質(zhì)性雜音: 是指雜音產(chǎn)生部位有器質(zhì)性病變存在

55.心尖區(qū)抬舉性搏動: 是指心尖區(qū)徐緩、有力的搏動,可使手指尖端抬起且持續(xù)至第二心音開始,與此同時心尖搏動范圍也增大,為左心室肥厚的體征

56.震顫: 觸診時手掌感到細小的震動感,是血液經(jīng)狹窄的口徑或循異常的方向流動形成渦流造成血管壁,瓣膜或心腔壁震動傳至胸壁所致

57.心包摩擦感: 急性心包炎時,心包膜纖維素滲出致表面粗糙,心臟收縮時,臟層和壁層心包摩擦產(chǎn)生的振動傳至胸壁所致           

58.心音分裂: 當S1與 S2之間的間距延長,導(dǎo)致聽診聞及心音分裂為倆個聲音即稱心音分裂

59.二尖瓣型心: 梨形心,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動脈段大,使胸骨左緣第2、3肋間心界增大,心腰更為豐滿或膨出,心界如犁形。見于二尖瓣狹窄

60.奔馬律: 是一種額外心音發(fā)在舒張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時存在的心率增快,額外心音與原有的第一,二心音組成類似馬奔跑時的蹄聲 ,故稱奔馬律

61.脈搏短絀: 第一心音強弱不等,脈率少于心率,產(chǎn)生原因是心室過早收縮,不能將足夠的血液輸送到周圍血管所致            

62.生理性雜音: 生理性雜音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只限于收縮期、心臟無增大、雜音柔和、吹風(fēng)樣、無震顫

63.心臟雜音: 在心音與額外心音之外,在心臟收縮或舒張過程中異常聲音         

64、奇脈: 吸氣時脈搏減弱或消失,是左室搏血量減少所致

腹部檢查

65. 蛙腹: 平臥位時腹壁松弛,液體下沉于腹腔兩側(cè),致側(cè)腹部明顯膨出扁而寬,稱蛙腹                                   

66.舟狀腹: 消瘦和脫水者嚴重時前腹壁凹陷幾乎貼近脊柱,肋弓,髂嵴和恥骨聯(lián)合顯露,使腹外形如舟狀。

67.胃型或腸型:胃腸道發(fā)生梗阻時,梗阻近端的胃或腸段飽滿而隆起,可顯出各自的輪廓。      

68.揉面感

69.反跳痛: 當醫(yī)師用手觸診腹部出現(xiàn)壓痛后,用并攏的2~3個手指壓于原處稍停片刻,使壓痛感覺趨于穩(wěn)定,然后迅速將手抬起,如此時患者感覺腹痛驟然加重,并常伴有疼痛表情或呻吟。                           

70.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 :當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腫大時,用手壓迫肝臟可使頸靜脈怒張更明顯。

71.Murphy征陽性 : 檢查醫(yī)師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壓于右肋下膽囊點處然后囑咐患者緩慢深吸氣,在吸氣過程中發(fā)炎的膽囊下移時碰到用力按壓的手指,即可引起疼痛。    

72.移動性濁音:因體位不同而出現(xiàn)濁音區(qū)變動的現(xiàn)象。

脊柱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

73.交叉性癱:為一側(cè)肢體癱瘓及對側(cè)顱神經(jīng)損害,多見于腦干病變。  

74.肌張力: 是指靜息狀態(tài)下的肌肉緊張度和被動運動時遇到的阻力,  

75.深反射: 刺激骨、肌腱經(jīng)深部感受器完成的反射,也稱腱反射。

76.杵狀指: 手指或腳趾末端增生、肥厚、增寬、增厚,指甲從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狀

77.匙狀甲: :又稱反甲,特點為指甲中央凹陷,邊緣翹起,指甲變薄,表面粗糙有條紋,常見于缺鐵性貧血。

78.癱瘓: 肌力減弱或消失

79.病理反射: 指錐體束病損時,大腦失去了對腦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現(xiàn)的異常反射。

80.偏癱: 一側(cè)肢體癱瘓 同側(cè)腦神經(jīng)損害

癥狀學(xué)1

81.中樞性發(fā)熱:有些致熱因素不通過內(nèi)源性致熱源而直接損害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使體溫調(diào)定點上移后發(fā)出調(diào)節(jié)沖動,造成產(chǎn)熱大于散熱,體溫升高。

82.馳張熱:又稱敗血性熱型。高熱在39℃以上
每日體溫波動幅度大,最低體溫高于正常體溫 常見于敗血癥 化膿性炎癥 重癥肺結(jié)核  風(fēng)濕熱。

83.吸收熱:由于組織細胞壞死、組織蛋白分解及組織壞死產(chǎn)物的吸收,所致的無菌性炎癥,常可引起發(fā)熱。

84.稽留熱:高熱在39-40℃以上,每日體溫波動不超過1℃,常見于大葉性肺炎斑疹傷寒 傷寒高熱期。

呼吸困難

85.呼吸困難:指患者主觀感到空氣不足、呼吸費力,客觀上表現(xiàn)呼吸運動用力,嚴重時可出現(xiàn)張口呼吸、鼻翼扇動、端坐呼吸、甚至發(fā)紺、呼吸輔助肌參與呼吸運動,并且可有呼吸頻率、深度、節(jié)律的改變。

86.心源性哮喘:端坐呼吸、面色發(fā)紺、大汗、有哮鳴音,咳漿液性粉紅色泡沫痰,兩肺底有較多濕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馬律。

胸痛

87.牽涉痛: 內(nèi)臟疾病除引起患病器官局部疼痛外,還可見遠離該器官某部體表或深部組織疼痛。

癥狀學(xué)3

88.柏油便: 稀薄、粘稠、漆黑、發(fā)亮的黑色糞便,形似柏油成為柏油樣便。

89.隱血便: 消化道出血每日在5ml以下者,無肉眼可見的糞便顏色改變。

90.里急后重: 即肛門墜痛感。感覺排便未凈,排便頻繁,但每次排便量甚少,且排便后未感輕松。

心電圖

91.竇性P波

92.病理性Q波:異常Q波(時間≥0.04s,振幅≥1/4R)

93.逆行P波

94.低電壓; 6個肢體導(dǎo)聯(lián)的QRS波群振幅一般不應(yīng)都小于0.5mV,6個胸導(dǎo)聯(lián)的QRS    波群振幅一般不應(yīng)都小于0.8mV,否則稱為低電壓。

95.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的起源未變,但節(jié)律不整,在同一導(dǎo)聯(lián)上pp間期差異>0.12s

96.文氏現(xiàn)象: ;表現(xiàn)為p波規(guī)律地出現(xiàn),PR間期逐漸延長,直到1個P波后脫落一個QRS波群,漏播后房室傳導(dǎo)阻滯得到一定改善,PR間期又趨縮短,之后又復(fù)逐漸延長,如此周而復(fù)始的出現(xiàn)。

97.心律失常;心臟激動的起源異常或/和傳導(dǎo)異常

98.代償間歇:指期前出現(xiàn)的異位搏動代替了一個正常竇性搏動,其后出現(xiàn)一個較正常心動周期為長的間歇。

99.二聯(lián)律: 指期前收縮與竇性心搏交替出現(xiàn)

100、冠狀T波: 上升肢與下降肢對稱。 波形變窄, 幅度增加。頂端或底端變尖, 成箭頭樣

101、期前收縮: 是指起源于竇房結(jié)以外的異位起搏點提前發(fā)出的激動,又稱過早搏動

102、清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診音。它是一種頻率約為100~128次/秒,振動持續(xù)時間較長,音響不甚一致的非樂性音。提示肺組織的彈性、含氣量、致密度正常。

103、濁音:是一種音調(diào)較高,音響較弱,振動持續(xù)時間較短的非樂音性叩診音。

104、過清音:介于鼓音與清音之間,是屬于鼓音范疇的一種變音,音調(diào)較清音低,音響較清音強,為一種類樂音,正常成人是不會出現(xiàn)的一種病態(tài)叩擊音。

意識障礙

105.譫妄:一種興奮性增高的為主的高級神經(jīng)中樞急性活動失調(diào)狀態(tài),稱為譫妄。

106.意識障礙:人對周圍環(huán)境及自身狀態(tài)的識別和覺察能力出現(xiàn)障礙。

107.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對各種刺激全無反應(yīng)。

二、填空題

血液檢驗

1、根據(jù)紅細胞形態(tài)學(xué)特點,可將貧血分為正常細胞性貧血、小細胞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單純小細胞性貧血4類。

2、用于貧血形態(tài)學(xué)分類的三個紅細胞平均值名稱分別是MCV 、 MCH、MCHC。

3、促使血沉加快因素主要是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球蛋白 、清蛋白 。紅細胞的形狀、數(shù)量 對血沉也會產(chǎn)生影響。

4、成年男性血紅蛋白正常值120-160g/L,紅細胞數(shù)正常值4-5.5×1012/L。

5、成年女性血紅蛋白正常值110-150g/L,紅細胞數(shù)正常值3.5-5×1012/L。

6、紅細胞染色反應(yīng)異常包括低色素性、高色素性 、 嗜多色性。

7、病理情況下紅細胞結(jié)構(gòu)異常包括嗜堿性點彩 、染色質(zhì)小體、卡-波環(huán) 、有核紅細胞。

8、周圍血白細胞正常值,成人4-10*109,白細胞分類中,桿狀核粒細胞占0-5,分葉核粒細胞占50-70,淋巴細胞占20-40,單核細胞占3-8,嗜酸性粒細胞占0.5-5。

9、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最常見于過敏性疾病 和皮膚病

糞便檢查

1、顯微鏡檢阿米巴痢疾糞便中紅細胞多于白細胞,血存在;細菌性痢疾糞便中紅細胞少于白細胞,粘液及膿存在。

2、孢子蟲屬腸道完全寄生性原蟲,被列為艾滋病重要檢查項目。

3、糞便中有意義的原蟲類主要是阿米巴滋養(yǎng)體及其包囊,其中滋養(yǎng)體為致病阿米巴。

4、糞便顯微鏡檢查可見的細胞種類有白細胞、 紅細胞、 上皮細胞 、巨噬細胞、 及腫瘤細胞。

5、細菌性痢疾的外觀常為膿血便,鏡檢可見到白細胞 紅細胞 和巨噬細胞。

6、糞便隱血試驗間斷陽性見于消化道潰瘍,持續(xù)陽性見于消化道惡性腫瘤。

漿膜腔積液檢查

1、漏出液屬于非炎性積液,形成的主要原因有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毛細血管內(nèi)流體靜壓升高、 淋巴管阻塞。

2、滲出液主要由炎癥引起。也見于惡性腫瘤、風(fēng)濕性疾病等引起。

3、 漏出液蛋白總量常小于100*106,比重常在1.018以下,滲出液中葡萄糖含量較血糖水平低,比重常高于500*106。

4、漏出液細胞數(shù)常小于100*106/L,滲出液細胞數(shù)常大于500*106/L。

肝功能

1、正常人尿膽紅素為陰性反應(yīng),尿內(nèi)尿膽原呈陰性或弱陽性反應(yīng)。

2、STB增高伴UCB明顯增高提示溶血性黃疸,伴CB明顯增高提示膽汁淤積性黃疸,三者均增高為肝細胞性黃疸。

3、ALT主要分布在肝臟,其次是骨骼肌、腎臟、 心肌等組織,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臟、骨骼肌、和腎臟。

4、血清中大部分ALP來源于肝臟和骨骼肌,ALP明顯升高主要見于肝膽系統(tǒng)疾病及骨骼疾病。

5、檢查中主要反映肝細胞損傷的酶有ALT和AST,主要反映膽管阻塞性疾病的酶有ALP和GGT。

一般檢查

1、生命征是評價生命活動存在與否及質(zhì)量的重要征象,包括體溫、脈搏 、呼吸、血壓。

2、口測法雖然可靠,但對嬰幼兒以及神志不清者不能使用。

3、臨床上把成年人的體型分為三種無力型,正力型,超力型。                                                                                         

4、關(guān)于營養(yǎng)狀態(tài),一般分為良好、中等、不良三個等級,是根據(jù)皮膚、 毛發(fā)、皮下脂肪、肌肉的發(fā)育情況綜合判斷的。

5、皮膚粘膜下出血,直徑不超過2mm時為瘀點,直徑為3-5mm為紫癜,直徑大于5mm者為瘀斑,片狀出血并伴皮膚顯著隆起為血腫。

6、淋巴結(jié)腫大時應(yīng)注意部位、大小、數(shù)目、硬度、壓痛、活動度、有無粘連,局部皮膚有無紅腫、瘢痕、瘺管等。

7、引起局部淋巴結(jié)腫大的原因有非特異性淋巴炎、淋巴結(jié)核、惡性腫瘤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

肺部聽診

1、深長呼吸又稱庫斯莫爾呼吸,見于糖尿病酮中毒和尿毒癥酸中毒

2、胸膜摩擦音常易在呼吸兩相聽到,在吸氣末相時較明顯,屏氣時消失。

3、呼氣性呼吸困難,常見于支氣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氣腫;吸氣性呼吸困難,常見于三凹征。

4、Kussmaul呼吸常見于糖尿病酮中毒和尿毒癥酸中毒等;周期性呼吸節(jié)律的變化常出現(xiàn)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和某些中毒患者。

5、異常支氣管呼吸音見于肺組織實變、肺內(nèi)大空腔、壓迫性肺不張。

6、兩側(cè)肺底濕啰音,多見于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淤血和支氣管肺炎等;兩肺野滿布濕啰音,則多見于急性肺水腫和嚴重支氣管肺炎。

7、兩側(cè)肺下界大致相同,平靜呼吸時位于鎖骨中線第六肋間隙上,腋中線第八肋間隙上、肩胛第十肋間隙

8、正常肺下界移動范圍為6-8cm ,一般腋中線及腋后線上的移動度最大。

9、正常肺部可聽到三種呼吸音,即支氣管呼吸音、支氣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

10、干啰音一般分為高調(diào)和低調(diào) 兩種。

心臟聽診

1、心前區(qū)隆起常見原因有法洛四聯(lián)癥、肺動脈狹窄、兒童期風(fēng)濕性心瓣膜病引起的心臟增大,也見于兒童期心包炎。

2、正常心尖搏動位于第五肋間,左鎖骨中線內(nèi)0.5-1cm,搏動范圍以直徑計算為2-2.5cm,通常明顯可見。

3、心尖搏動的影響因素有體型、橫膈位置、縱膈位置、心臟本身。

4、雜音產(chǎn)生的機制主要有下列幾方面血流加速、瓣膜口狹窄、瓣膜關(guān)閉不全、一場雪流通道、心臟異常結(jié)構(gòu)、大血管瘤樣擴張。

5、發(fā)現(xiàn)震顫后應(yīng)首先確定部位和來源,其次確定其處于心動周期的時相,最后分析其臨床意義。

6、心臟叩診時,當受檢者取坐位板指與肋間垂直,若受檢者為平臥位則板指與肋間平行。

7、在心濁音界組成中,第2肋間以上又稱心底區(qū),其左界相當于主動脈結(jié)及肺動脈段。大血管與左室交接處向內(nèi)凹陷,稱心腰;心下界由心室組成。

8、心濁音界向左下擴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常見于主動脈關(guān)閉不全或高心病。

9、坐位時心濁音界呈三角形燒瓶樣,臥位時心底部濁音界增寬,為心包積液的特征性體征。

10、心臟聽診時,對疑有二尖瓣狹窄者,宜囑患者取左側(cè)臥位;對疑有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患者宜取坐位前傾位。

11、聽診順序,心臟瓣膜聽診區(qū)有心尖區(qū),肺動脈瓣區(qū),主動脈瓣區(qū),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qū)和三尖瓣區(qū)。

12、聽診內(nèi)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額外心音,雜音,心包摩擦音。

13、第二心音的聽診特點為音調(diào)高而脆,強度弱,歷時較短,在心底部最響。

14、二尖瓣關(guān)閉不全的雜音向左側(cè)傳導(dǎo),主動脈瓣狹窄的雜音向頸部和胸骨上窩傳導(dǎo),而二尖瓣狹窄的心尖區(qū)隆隆樣雜音較局限而不傳導(dǎo)。

15、如心尖區(qū)舒張期隆隆樣雜音是二尖瓣狹窄的特征;心尖區(qū)粗糙的全收縮期雜音,常提示二閉;心尖區(qū)柔和而高調(diào)的吹風(fēng)樣雜音常為功能性雜音,主動脈瓣舒張期嘆氣樣雜音為主動脈關(guān)閉不全。

腹部檢查

1. 腹部視診的主要內(nèi)容有:腹部外形、呼吸運動、腹壁靜脈,胃腸型和蠕動波、腹壁皮膚。

2.正常腸鳴音大約4-5次/分鐘,腸鳴音活躍時達10次/分鐘以上。

3、脾輕度腫大是指脾緣不超過肋下緣2cm,中度腫大是指超過2cm但在臍水平線以上,重度腫大是指超過臍水平線或前正中線。

4.肝臟的觸診方法有:單手,雙手,鉤指

5、正常肝臟觸診在鎖骨中線肋緣下小于1cm,劍突下小于3cm。正常肝臟叩診濁音區(qū)在鎖骨中線為9-11cm。

6.腹壁靜脈怒張見于:門靜脈高壓、上腔靜脈回流受阻、下腔靜脈回流受阻。

7、腹膜刺激三聯(lián)征是指:腹肌張力、壓痛、反跳痛。

脊柱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

1、胸椎結(jié)核患者脊柱后凸的特點是成角畸形。

2、隨意運動功能的喪失稱為癱瘓,在程度上可分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在形式上可分為單癱、偏癱、交叉性癱瘓及截癱。

3、錐體束受損時膝反射反射加深,病理反射有,肌力增強,肌張力增強,腹壁反射消失。

4、腦膜刺激征包括頸強直、Kerning征、Brudzinski征。

癥狀學(xué)1

1、發(fā)熱臨床上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

2、按照發(fā)熱程度的高低,臨床將發(fā)熱分為四種:低熱、中等熱度、高熱、超高熱四大類。

3、引起發(fā)熱最常見的物質(zhì)是微生物。

4、常見熱型有:稽留熱、弛張熱、間歇熱、波狀熱、回歸熱以及不規(guī)則熱。

癥狀學(xué)2

1、痰的性質(zhì)可分為粘液性,漿液性,血性,膿性等。

2.膿痰有惡臭氣味者,提示有厭氧菌感染。

 3.肺膿腫痰分三層:上層是泡沫,中層是漿液或漿液膿性,下層為壞死物質(zhì)。

呼吸困難

1.呼吸困難的病因主要是呼吸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

2.   肺源性呼吸困難的三種類型是吸氣性、呼氣性和混合性呼吸困難。

3.從發(fā)生機制及癥狀表現(xiàn),呼吸困難分為:肺源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經(jīng)精神性,血源性。

4.呼氣性呼吸困難是由于小支氣管痙攣和肺泡彈性降低所致

5.  吸氣性呼吸困難是大氣管狹窄或阻塞所致

6.  心源性呼吸困難的類型有                     和急性肺水腫,其中最嚴重的是 _____。

7.左心衰竭發(fā)生呼吸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肺淤血和肺泡彈性降低。

癥狀學(xué)3

1.判斷咯血量,每日1000ml以上為小量 ,100-500ml為中等量 500ml以上或者一次性咯血100-500ml為大量咯血,大咯血主要見于肺結(jié)核、肺膿腫和支氣管擴張

2.咯血應(yīng)與口腔鼻咽部位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嘔血相鑒別。

嘔血和咯血

1、嘔吐物為咖啡渣樣棕褐色,提示出血量較少,或在胃內(nèi)停留時間長,血紅蛋白與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缺鐵血紅蛋白之故。

2、黑便(柏油樣便)的形成是由于血紅蛋白在腸道內(nèi)與硫化物結(jié)合,形成FeS的緣故。

3、嘔血的病因雖多,但主要的三大病因是消化性潰瘍、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糜爛性胃炎。

黃疸

1、膽汁瘀積性黃疸,實驗檢查可見,血清結(jié)合膽紅素增加,尿膽紅素試驗陽性,尿色深,大便呈白陶土色。

2、黃疸按發(fā)生機制分為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膽汁郁積性黃疸三型。

意識障礙

1 意識障礙可有不同程度的表現(xiàn),其中最輕的意識障礙為昏睡,處于昏迷前期的意識障礙為

  輕度昏迷 ,可出現(xiàn)精神癥狀的意識障礙為 瞻望。

2 臨床上意識障礙按程度不同可分為嗜睡,意識模糊,昏睡,昏迷。

心電圖

1.QRS波群的統(tǒng)一命名:首先出現(xiàn)的位于參考水平線以上的正向波稱R波,該波之前的負向波稱為Q波,如果QRS波只有負向波,則稱為QS波。

2.正常Q波振幅小于同導(dǎo)聯(lián)中R波的1/4,時限小于0.04s。

3. P-R間期代表心房開始除極到心室開始除極的時間,Q-T間期代表心室開始除極到心室復(fù)極的時間

4.當心電圖機走紙速度為50mm/s,則心電記錄紙上每小格兩縱線間(1mm)表示0.02秒。

5、代表左右心室除極所需時間正常人在0.06~0.10秒,一般不超過0.12秒。                                                                                     

6、下壁心肌梗塞心電圖2導(dǎo)聯(lián),3導(dǎo)聯(lián),aVF導(dǎo)聯(lián)出現(xiàn)Q波

7、急性心肌梗塞的基本圖形是缺血型T波倒置,損傷型ST段抬高,壞死型Q波,若V1-3出現(xiàn)以 上表現(xiàn)提示為前間壁心肌梗塞。

8、期前收縮依其異位節(jié)律點的不同分為室性、房性和交界性,以室性最常見。

9、竇性心律的P波在Ⅱ?qū)?lián)直立,aVR導(dǎo)聯(lián)倒置。

10、正常P波時間不超過0.12,振幅在肢體導(dǎo)聯(lián)不超過0.25mv,胸前導(dǎo)聯(lián)不超過0.2mv

11、心率在正常范圍時,成人的P-R間期在0.12~0.20s之間;在幼兒及心動過速的情況下,P-R間期相應(yīng)縮短。

12、正常人的QRS波在V1、V2導(dǎo)聯(lián)以rS為主,V5、V6導(dǎo)聯(lián)以qR為主。從V1~V6導(dǎo)聯(lián)R波逐漸增大,S波逐漸減小,V1導(dǎo)聯(lián)R/S小于1;V5導(dǎo)聯(lián)R/S大于1。

13、P波代表心房除極的電位變化,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極的電位變化,T波代表心室快速復(fù)極的電位變化。

三、診斷判斷

血液檢驗

1、貧血患者紅細胞減少與血紅蛋白減少程度都是一致的。(×)

2、球形紅細胞是一種體積小、含血紅蛋白少的紅細胞。(×)

3、急性大出血時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和血紅蛋白含量會迅速減低。(×)

4、脾破裂、宮外孕等大出血,血液中白細胞會迅速明顯升高。(×)

5、溶血性貧血時網(wǎng)織紅細胞常顯著減少。(×)

6、高球蛋白血癥時,紅細胞呈緡錢狀形成。(√)

7、點彩紅細胞增多可見于鉛中毒。(√)

8、紅細胞沉降率是特異性很強的實驗。(×)

9、腫瘤患者血沉明顯增快。(×)

糞便檢查

1、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表明有消化道出血。(√)

2、糞便標本采集務(wù)必新鮮,挑取膿血部分,多處取樣。(√)

3、做隱血試驗前三天應(yīng)禁食肉類及含動物血的食物,禁服鐵劑及VitB。(×)

4、臨床判斷消化道出血是否完全停止的最可靠的實驗指標是糞便隱血試驗。(√)

5、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主要的鑒別點是糞便的外觀。(√)

尿常規(guī)

1、腎小管性蛋白尿系指腎小管損害后,異常分泌大量小分子量蛋白質(zhì)所致。(×)

2、測定尿比重可粗略的反映腎小管稀釋濃縮功能。(√)

3、膿尿和菌尿加熱后其混濁消失。(×)

4、尿中出現(xiàn)大圓形上皮細胞常表示腎小管有病變。(×)

5、尿路結(jié)石患者尿中可出現(xiàn)紅細胞管型。(√)

6、正常人尿中不會出現(xiàn)蛋白。(×)

   7、腎性糖尿時血糖正常,尿糖陽性。(√)

漿膜腔積液檢查

1、胸水常規(guī)檢查結(jié)果:無色透明,比重1.014,細胞數(shù)<100×106/L,粘蛋白定性試驗陰性,表明是滲出液。(×)

2、血性積液可見于急性結(jié)核性胸、腹膜炎、惡性腫瘤、風(fēng)濕性疾病等。(√)

3、漏出液中細胞主要以中性粒細胞及間皮細胞為主,而滲出液以淋巴細胞為主。(×)

4、結(jié)核性胸腔液多以淋巴細胞為主,在起病早期可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一般檢查

1、急性腹膜炎病人往往采取輾轉(zhuǎn)體位。()

2、前臂屈側(cè)或上臂背側(cè)下1/3處脂肪分布的個體差異不顯著,為判斷脂肪充實程度最方便和最適宜的部位,是評價發(fā)育狀態(tài)最簡便而迅速的方法。()

3、黃染是皮膚呈黃色,主要見于黃疸,早期或輕微時出現(xiàn)于皮膚,較明顯時始見于鞏膜及軟腭粘膜。()

4、蜘蛛痣多出現(xiàn)于面、頸、手背、上臂、腰部、前胸和肩部等處,女性比男性多見。()

5、采用腋測法時,由于患者明顯偏瘦、病情危重或神志不清而不能將體溫計夾緊,致使測量結(jié)果低于實際體溫。()

6、斑疹、玫瑰疹、丘疹的共同特點是高出皮膚。()

7、正常成人體溫在24h內(nèi)一般相差不超過1℃。

肺部聽診

1、胸廓的前后徑與左右徑之比大于1/2時為扁平胸。(×)

2、濕啰音為呼吸音外的附加音,斷續(xù)而短暫,一次常連續(xù)多個出現(xiàn),咳嗽后可減輕或消失,于呼氣時或呼氣終末較為明顯。×

3、發(fā)生肺氣腫時肺下界上移。(×)

4、支氣管呼吸音的特點是吸氣時間較呼氣時間長。(×)

5、干啰音在吸氣時最明顯,濕啰音在呼氣時最明顯。 √

6、哨笛音的音調(diào)高,用力呼氣時其音質(zhì)常呈上升性,多起源于較大的支氣管或細支氣管。(×)

7、胸膜摩擦音咳嗽后消失。(×)

8、胸膜摩擦感常于胸廓的下前側(cè)部觸及,且在呼氣相末更易觸到  ×

心臟聽診

1、心尖搏動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為右心室增大的表現(xiàn);如心尖搏動向左向下移位,則為左心室增大的表現(xiàn)。(√)

2、心尖區(qū)出現(xiàn)抬舉性搏動,且心尖搏動范圍也增大,為左室肥厚的體征。(√)

3、觸診感知的心尖搏動沖擊胸壁的時間即心室收縮的開始,有助于確定第一心音。(√)

4、臨床上凡觸及震顫均可認為心臟有器質(zhì)性病變,常見于某些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狹窄性和關(guān)閉不全病變。(×)

5、心包摩擦感在心前區(qū)以胸骨左緣第5肋間為主,以收縮期、前傾體位或吸氣末更為明顯。(×)

6、心包摩擦感是急性心包炎的重要體征,在急性心包炎的整個病期均可出現(xiàn)。(×)

7、右心室顯著增大時,叩診心界向左右兩側(cè)增大,同時有心臟順鐘向轉(zhuǎn)位,因此向左增大顯著,但不向下增大。(×)

8、正常人第三、第四心音一般聽不到,如聽到第三心音、第四心音,多數(shù)屬病理情況。(×)

9、第一心音的聽診特點為音調(diào)較低鈍,強度較響,歷時較長,與心尖搏動同時出現(xiàn),在心尖部最響。(√)

10、舒張早期奔馬律是由于心室舒張期負荷過重,以致心室舒張時,血液充盈引起室壁振動而產(chǎn)生,常提示有嚴重器質(zhì)性心臟病。(√)

11、一般認為,舒張期雜音和連續(xù)性雜音均為病理性/器質(zhì)性雜音,而收縮期雜音則有器質(zhì)性和功能性雜音兩種可能。(√)

腹部檢查

1、淺部觸診只能發(fā)現(xiàn)腹壁的緊張度、抵抗感、表淺的壓痛、包塊、搏動和腹壁上的腫物。(√)

2、正常成人的肝,一般在肋緣下觸不到,瘦人在深呼吸時可于肋緣下觸及肝下緣,但在1C.m以內(nèi),如超出上述標準,則提示肝腫大。(√)

3、下腔靜脈梗阻綜合征病人,曲張的腹壁靜脈血流方向均向下。(×)

4、中輸尿管點:在臍水平線上腹直肌外緣,相當于輸尿管第二狹窄處。(×)

5、腸鳴音達 10 次/分鐘以上,稱腸鳴音亢進。(×)

脊柱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

1、大量關(guān)節(jié)積液時浮髕試驗陽性。(√)

2、兩膝并攏,兩內(nèi)踝分離為膝內(nèi)翻,即X形腿。(×)

3、胸椎結(jié)核常使患者出現(xiàn)脊柱后凸,并有局部壓痛或叩痛。(√)

4、Babinski征陽性時出現(xiàn)拇指及其他四趾跖屈。(×)

5、肌張力增高呈鉛管樣,見于錐體外系損害;而肌張力增高呈折刀樣,見于錐體束損害。(√)

6、胸椎結(jié)核時,由于錐體被破壞,壓縮,棘突明顯向后突出,形成成角畸形。(√)

7、下肢靜脈曲張主要是由于下肢的深靜脈血液回流障礙所致。(×)

癥狀學(xué)1

1、健康人,突然患腦出血,近2天體溫達40℃,一般退熱效果差,發(fā)病原因肯定是顱內(nèi)出血后繼發(fā)細菌感染所引起。 ×

2、心肌梗死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是由于組織壞死產(chǎn)物引起的感染性發(fā)熱。(×)

3、體溫39.5℃,24h內(nèi)溫差2.3℃,稱間歇熱。  ×

4、體溫持續(xù)于39℃以上,已一周,24h內(nèi)波動0.7℃,稱馳張熱。(×)

5、間歇熱是指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xù)數(shù)天,交替出現(xiàn)。(×)

癥狀學(xué)2

1、支氣管擴張時痰量較少,且排痰與體位有關(guān)。(×)

2.嚴重的肺結(jié)核患者,痰液放置后可分為三層。(×)

呼吸困難

1.判斷呼吸困難客觀表現(xiàn)應(yīng)注意呼吸頻率、節(jié)律和深度的異常變化。( √)

2.呼吸困難者不一定有發(fā)紺表現(xiàn)。(√ )

3.呼吸困難患者呼吸頻率均增加。(×)

4.肺組織彈性減弱及小支氣管痙攣狹窄可引起吸氣性呼吸困難。(×)

5.混合性呼吸困難的原因是由于吸氣性呼吸困難和呼氣性呼吸困難同時存在所致。(×)

癥狀學(xué)3

1.二尖瓣狹窄,當出現(xiàn)急性肺水腫時,常可咯大量新鮮血液,易窒息。 ×

2.肺梗死患者常咯清稀、泡沫狀血痰。(×)

嘔血和咯血

1、有嘔血一定是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一定有嘔血 ×

2、嘔血病人立即化驗血常規(guī)可以準確判斷出血的程度。(×)

3、上消化道出血或小腸出血并在腸內(nèi)停留時間較長便可出現(xiàn)柏油樣便。(√)

4、嘔血患者,由于血紅蛋白受胃酸作用,故嘔吐物皆呈咖啡殘渣樣棕黑色。(×)

5、12指腸球部潰瘍、炎癥所致出血僅有黑便而無嘔血  ×

6、因為便血的顏色取決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的高低。故上消化道出血時排出物為暗紅色血便,或呈柏油樣便。而下消化道出血時為鮮紅色或暗紅色的血便。 ×

7、患者出現(xiàn)柏油樣便,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力證據(jù)  ×

黃疸

1、溶血性黃疸黃染較輕,皮膚常呈淺檸檬色 

2、旁路膽紅素約占總膽紅素15-20%.

3、非結(jié)合膽紅素分子量小,屬水溶性,可從腎小球濾出

4、肝細胞性黃疸時,尿中膽紅素定性試驗陽性,尿中尿膽原與糞便中糞膽素變化不定

5、梗阻性黃疸,血中膽酸鹽增高刺激皮膚感覺神經(jīng)末梢引起疼痛

6、膽總管結(jié)石時,尿膽紅素是明顯增高的。

7、溶血性黃疸時,尿中可出現(xiàn)膽紅素。

意識障礙

1 嗜睡是最輕的意識障礙常表現(xiàn)為錯覺、幻覺和煩躁。(ⅹ)

2 患者意識喪失,不能喚醒,但生理反射存在,可診為淺昏迷。(∨﹚

3 輕度昏迷的特點是瞳孔對光反射遲鈍。﹙Χ﹚

4 深度昏迷的特點是深淺反射均消失。﹙∨﹚

5 昏睡的特點是答非所問。﹙∨﹚

6 譫妄的特點是定向力喪失。﹙Χ﹚

心電圖

1.測量正向波形的高度時,應(yīng)以參考水平線下緣垂直測量到波的頂端。(√)

2.P-R間期應(yīng)選擇12個導(dǎo)聯(lián)中P波寬大且有Q波的導(dǎo)聯(lián)進行測量。(√)

3、心電圖走紙速度,國內(nèi)一般為50mm/s。(×)

4.測量各段時間應(yīng)自波形起點的內(nèi)緣測至波形終點的內(nèi)緣。(√)

5.心肌梗塞時,S-T段呈弓背向下型抬高。(×)

6、確診急性心肌梗塞的心電圖是ST段抬高弓背向上。(√ )

7、正常S-T段為一等電位線或輕微偏移,但在任何導(dǎo)聯(lián)下移不應(yīng)>0.05mv。(√)                                                                                                               

8、凡出現(xiàn)病理性Q波,即可診斷心肌梗塞 。(√ )                                                                                                                            

9、T波在正常情況下的方向多與QRS主波的方向一致。(√)

10、心房纖顫者的心電圖可無F波。( √)

11、心電圖紙上的橫坐標表示電壓,縱坐標表示時間。(×)

12、P-R間期是指從P波結(jié)束到QRS波的開始。(×)

13、異常的Q波即為V1、V2導(dǎo)聯(lián)的QS波。()

14、若各導(dǎo)聯(lián)P波消失,代之以細小不規(guī)則的“f”波,R-R間期絕對不整,心房率約為480次/分,心室率為90次/分。心電圖診斷為:心房撲動。 ×

15、女,63歲。眩暈3年。心電圖特點:P Ⅱ?qū)?lián)直立,aVR倒置。P-P間期規(guī)律,R-R間期亦勻齊,形態(tài)呈室上性。P波與QRS波無關(guān),房率80次/分,室率48次/分。心電圖診斷為:竇性心律,三度房室傳導(dǎo)阻滯。 ×

16、若Ⅰ、Ⅲ導(dǎo)聯(lián)QRS主波方向均向上,則表示心電軸正常。(√)

17、心電圖上未發(fā)現(xiàn)P波,QRS波群形態(tài)同竇性心律,心室律絕對不規(guī)則,可考慮為心房顫動。(√)

18、當心室肌某一部分發(fā)生缺血時,將影響心室除極的正常進行。  ×

19、心電圖示P-R間期恒定,部分P波后無QRS波群,可診為Ⅰ度房室傳導(dǎo)阻滯。(×)

四、選擇題

緒論

1.主訴的含義是(C)

A.指病人的主要癥狀或體征及其看病時間 

B.指病人的主要癥狀及其起病時間

C.指病人的主要癥狀或體征及其持續(xù)的時間

D.指病人的主要癥狀或體征及其發(fā)作頻率

E.指病人的主要癥狀或體征及其嚴重程度

2.病史的核心是(C)

A.既往史 

B.主訴 

C.現(xiàn)病史 

D.家族史 

E.系統(tǒng)回顧

3.現(xiàn)病史是指(B)

A.疾病的原因和誘因 

B.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演變 

C.病人就診的主要原因

D.疾病診治經(jīng)過 

E.主要癥狀的特點

4.問診技巧不正確的是(E)

A.首次會見病人,應(yīng)禮節(jié)性地自我介紹   

B.開始提出一般性問題

C.避免重復(fù)提問   

D.提問注意有條理性   

E.對腹瀉患者應(yīng)問“有里急后重嗎?”

5.下列哪項屬于既往史?(B)

A.診治經(jīng)過     B.傳染病史     C.社會經(jīng)歷

D.習(xí)慣與嗜好    E.病因與誘因

6.個人史內(nèi)容不包括(E)

A.出生地居住地區(qū)及時間(注意地方病及疫源地)   

B.受教育程度、經(jīng)濟條件、業(yè)余愛好

C.職業(yè)及工作條件   

D.習(xí)慣與嗜好及有無不潔性交史   

E.夫妻關(guān)系

7.下列哪項是屬于暗示性提問或逼問?(D)

A.您哪兒不舒服?          B.您腹痛有多久?

C.您什么時間開始起病的?      D.您的大便是黑色的嗎?

E.您曾經(jīng)有過類似的腹痛嗎?

血液檢驗

1、下列哪種情況網(wǎng)織紅細胞不會增高( E  ) 
  A.溶血性貧血   B.急性失血性貧血   C.缺鐵性貧血治療后 
  D.巨幼細胞性貧血治療后   E.再生障礙性貧血 
2、白細胞總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減少見于(  E  ) 
  A.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B. 心肌梗死   C. 大面積燒傷 
  D. 惡性腫瘤和白血病   E.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3、下列各項不符合嚴重感染的是( C  ) 
  A.白細胞總數(shù)常增加   B.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C.淋巴細胞相對減少 
  D.嗜酸粒細胞常增加   E.中性粒細胞出現(xiàn)中毒性改變 
4、中性粒細胞增多,最常見的原因是:A

A、急性感染和化膿性感染   B、中毒    C、急性出血   D、惡性腫瘤   E、急性溶血

5、核右移見于( A ) 
  A.骨髓造血功能減退   B.急性、慢性白血病   C.類白血病反應(yīng) 
  D.敗血病   E.肺炎雙球菌性肺炎 

6.紅細胞比容減少見于( B  ) 
  A.大面積燒傷   B.再生障礙性貧血   C.嚴重腹瀉 
  D.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E.慢性心肺疾患 

7.棒狀小體(Auer小體)見于(D  ) 
  A.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難治性貧血   B.缺鐵性貧血   C.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D.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E .嚴重感染 
8、貧血是外周血單位體積中:( D )

A.紅細胞數(shù)低于正常 B.紅細胞壓積低于正常 C.紅細胞、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

D.紅細胞數(shù)、血紅蛋白量和紅細胞壓積低于正常E.循環(huán)血量較正常減少

9、缺鐵性貧血時紅細胞呈現(xiàn):(A)

A.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B.正常細胞正常色素性貧血C.大細胞性紅細胞  

D.鐮形RBC     E.緡錢狀

10、粒細胞減少癥是指:(C)

A.白細胞總數(shù)<4×109/L B.中性粒細胞數(shù)<0.5×109/L  

C.中性粒細胞數(shù)<1.5×109/L D.中性粒細胞數(shù)<2×109/L    

 E.中性粒細胞數(shù)<1×109/L

11、急性溶血時:( )

A.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升高  B.中性粒細胞核右移 

C.脾臟顯著增大  

D.白細胞計數(shù)不變         E.外周血不會出現(xiàn)有核紅細胞

12、在疾病進展期,出現(xiàn)中性粒細胞核右移,常提示:( A )

A、預(yù)后不良        B、預(yù)后良好       C、機體抵抗力強  

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白細胞總數(shù)增高

13、中性粒細胞受損后并發(fā)脂肪變性,胞漿中出現(xiàn):( B )

A、中毒顆粒  B、空泡   C、球形包涵體   D、棒狀小體 

E、嗜堿性點彩

14、鉛中毒時血片中可見:(B )

A、有核紅細胞   B、點彩紅細胞  C、大紅細胞  D、小紅細胞  E、巨幼紅細胞

15、可引起中線粒細胞減少的疾病有:( C )

A、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B、大手術(shù)后  C、傷寒  

D、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E、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16、再生障礙性貧血屬于:( C )

A、大細胞性貧血  B、單純小細胞性貧血  C、正常細胞性貧血  D、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E、海洋性貧血

17、核右移是指外周血中出現(xiàn)5葉核以上的中性粒細胞超過:( B )

A、2%  B、3%  C、4%  D、5%  E、10%

18、不屬于中性粒細胞中毒性改變的是:( D )

A、中毒顆粒  B、空泡形成  C、核固縮  D、棒狀小體  E、細胞大小不均

B型選擇題

 A.中毒顆粒     B.嗜酸粒細胞增多    C.異形淋巴細胞 

D.單核細胞增多   E.嗜堿粒細胞增多

1.急性血吸蟲病        (B)

2.化膿菌感染        (A)

3.急性感染恢復(fù)期       (D)

 A、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B、中性粒細胞核右移  

C、異型淋巴細胞 D、Dohle小體  E、Auer小體 
  1.    桿狀核粒細胞增多稱為          ( A ) 
  2.    5葉以上的中性粒細胞增多稱為   ( B ) 
  3.嚴重感染時的中性粒細胞中可見       (D  ) 
  4.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可見           ( C )

A.球形紅細胞  B.緡錢狀紅細胞 

C.靶形紅細胞  

D.淚滴狀紅細胞 E.裂紅細胞

1、地中海貧血  (C)

2、多發(fā)性骨髓瘤 (B)

3、骨髓纖維化  (D)

4、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E)

糞便檢查

1、糞便鏡檢有大量白細胞常見于( A  )

A.腸炎         B.細菌性痢疾          C.阿米巴痢疾

D.潰瘍性結(jié)腸炎             E.克隆病

2、糞便隱血試驗持續(xù)陽性常見于(  B )

A.潰瘍病           B.胃癌          C.食肉動物血

D.腸結(jié)核           E.潰瘍性結(jié)腸息

3、霍亂,副霍亂患者的大便性狀為( D  )

A.粘液便                  B.膿血便                C.鮮血便

D.米泔樣便                E.凍狀便

4、阻塞性黃疸時,大便性狀為( E  )

A.粘液,膿血便       B.柏油樣便        C.鮮血便

D.米甘樣便           E.白陶土樣便

5、痢疾患者的大便性狀為(  A )

A.膿血便      B.鮮血便      C.凍狀便       D.米甘樣便       E.柏油樣便

6、正常糞便中不應(yīng)有(  A )

A.紅細胞             B.白細胞       C.淀粉顆粒

D.植物纖維           E.脂肪小滴

7、患者,女,32歲,輕度發(fā)熱,腹瀉、腹痛就診。實驗室糞便檢查:糞便為膿血便,有魚腥臭味,果醬色;鏡檢見大量紅白細胞,且紅細胞多于白細胞數(shù),多粘連成堆,形態(tài)殘碎;則該患者最可能患( D )

A  細菌性痢疾  B  過敏性腸炎  C  胃出血  D  阿米巴痢疾  E  偽膜性腸炎

B型選擇

A.粘液、膿血便

B.稀糊狀便

C.米泔樣便

D.白陶土樣便

E.柏油樣便

1、霍亂、副霍亂  ( C)

2、消化道出血    ( E )

3、阻塞性黃疸    ( D )

4、細菌性痢疾    ( A )

5、急性腸炎      ( B )

腎功能檢測

1、能較早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是:( A )

A、內(nèi)生肌苷清除率;B、血尿素氮;C、血肌苷;D、濃縮稀釋試驗;E、血尿酸。

2、下列哪項不符合晝夜尿比重試驗的參考值?( C )

A、24h尿量為1000~2000ml;

B、晝尿量與夜尿量之比為3~4:1;

C、12h夜尿量不應(yīng)超過500ml;

D、尿量最高比重應(yīng)在1.020以上;

E、最高比重與最低比重之差,不應(yīng)少于0.009。

3、下列判斷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指標不包括:(D  )

A、內(nèi)生肌苷清除率;B、血尿酸;

C、血β-2微球蛋白;

D、尿β-2微球蛋白;E、血尿素氮。

4、患者應(yīng)用較長時間慶大霉素后,為了解是否對近曲小管造成損害,最適宜做:(B  )

A、BUN  測定   B、莫氏試驗  C、尿β-2微球蛋白測定   D、Ccr測定  E、Cr測定

5、某患者晝夜尿比重試驗結(jié)果為:24h尿量約為2300ml,12h夜尿量1500mL,各次尿比重均在1.010左右,可見于哪種疾病?( A )

A、急性腎小球腎炎  B、急性腎盂腎炎  

C、慢性腎盂腎炎晚期  

D、高血壓病早期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哪項指標最能反映腎小管受損的嚴重程度:( E )

A、24h尿量3000ml  B、晝夜尿量比為3:1  

C、12h夜尿量800ml  

D、最高尿比重與最低尿比重之差為0.010  

 E、尿液最高比重為1.010

尿常規(guī)

1、新排出的尿液混濁,放置后有白色云絮狀沉淀,加熱或加酸后沉淀不消失,應(yīng)考慮:( A )

A、膿尿B、尿酸鹽結(jié)晶C、碳酸鹽結(jié)晶D、磷酸鹽結(jié)晶

E、磷酸鈣結(jié)晶

2、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現(xiàn):( D )

A、腎小球性蛋白尿B、腎小管性蛋白尿

C、混合性蛋白尿D、溢出性蛋白尿E、組織性蛋白尿

3、正常人尿比重為:(D)

A、1.010    B、1.015    C、1.020    D、1.015~1.025  

E、1.025~1.035

4、正常人尿中可出現(xiàn):(C)

A、細胞管型B、顆粒管型C、透明管型D、蠟樣管型E、脂肪管型

5、白細胞管型最常見于 A

A、急性腎盂腎炎   B、急性腎小球腎炎  C、慢性腎炎  D、輸尿管結(jié)石  E、膀胱炎

6、腎小管病變時尿液檢查下列哪些細胞增多?  A

A、小圓上皮細胞   B、大圓上皮細胞   C、尾形上皮細胞  D、底層移形上皮細胞

E、扁平上皮細胞

B型題

A、肉眼血尿  B、鏡下血尿   C、醬油色尿   D、深黃色振蕩后泡沫不消失  E、乳糜尿

1、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 C )

2、膽石癥所致的黃疸          ( D )

3、絲蟲病            ( E )

4、每升尿液內(nèi)含血量超過1ml為 ( A )

A、透明管型   B、蠟樣管型   C、顆粒管型   D、白細胞管型 

E、上皮細胞管型

1、正常人尿中偶見    ( A )

2、尿毒癥時尿中特征性所見( C )

3、活動性腎盂腎炎時尿中所見(D)

漿膜腔積液檢查

1、胸腔積液中葡萄糖含量僅1.0mmol/L,應(yīng)首先考慮:( A )

A、化膿性胸膜炎B、結(jié)核性胸膜炎

C、癌性胸膜炎D、心力衰竭E、肝硬化

2、胸腔積液中粘蛋白定性試驗呈陽性反應(yīng)多見于下列哪種疾病?( C )

A、肝硬化    B、腎病綜合征   C、肺癌   

D、重度營養(yǎng)不良   E、慢性心力衰竭

3、肝硬化并發(fā)原發(fā)性腹膜炎腹腔積液的特點是:( C )

A、漏出液  B、滲出液  C、血性液

D、乳糜液   E、界于漏出液與滲出液之間

4、哪項不是漏出液的特點:( B )

A、比重<1.018   B、能自凝   C、細胞計數(shù)<100×106/L

D、粘蛋白定性試驗陰性   E、葡萄糖定量與血糖相近

5、下列哪項不符合化膿性腹膜炎的腹腔積液特點:( D )

A、腹腔積液外觀混濁B、比重1.020

C、Rivalta試驗(+)D、蛋白定量12g/L

E、細胞計數(shù)850×106/L,以多核者為主。

6、有關(guān)結(jié)核性滲出性胸膜炎胸腔積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D )

A、多呈草黃色,易自行凝固   B、比重>1.018

C、蛋白含量>25g/L,Rivalta試驗(+)

D、胸腔液糖量與血糖呈一致變化

E、細胞成分以淋巴細胞為主,中性粒細胞不高

血栓與止血

1、PT延長常見于( D )

A  血友病  B  血管性血友病  C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D  口服華法令后  E 再生障礙性貧血

2、INR指( B )

A  國際敏感指數(shù)    B  國際標準化比值  C  病人PT值 

D  國際輸血協(xié)會    E  國際標準化指數(shù)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APTT試劑中富含組織凝血活酶和Ca2+  

B  PT超過正常對照10s以上為異常

C  INR為PT結(jié)果表達的一種方式 

D  PT試劑中所含的物質(zhì)可激活因子Ⅻ,啟動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 

E  APTT超過正常對照3s以上為異常

4、臨床監(jiān)測肝素抗凝治療的常用指標是( A )

A  APTT   B  PT   C  BT   D  CT   E  PLT

5、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最常用的篩選試驗是:( D )
    A  出血時間測定(BT)

    B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PT)

    C  血漿纖維蛋白原測定 

    D  血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測定(APTT)

    E  凝血時間測定(CT)

 8、鑒別原發(fā)性纖溶與繼發(fā)性纖溶最有價值的指標是  E

A   FDP  B   DD   C  Fg   D  APTT   E  PT

6、維生素K依賴性因子是(  )

A  Ⅱ、Ⅶ、Ⅸ、Ⅹ    B   Ⅲ、Ⅶ、Ⅸ、Ⅹ   C  Ⅱ、Ⅴ、Ⅶ、Ⅹ   D Ⅴ、Ⅷ、Ⅸ、Ⅹ   E  Ⅰ、Ⅴ、Ⅷ、Ⅻ

7、在APTT測定中,白陶土用于激活凝血因子(  )

A Ⅸ   B Ⅱ   C  Ⅹ  D Ⅻ   E  Ⅶ

8、下列哪些不符合甲型血友病的診斷:(  )

 A.凝血時間不正常        B.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不正常

C.出血時間不正常     D.因子Ⅷ缺乏    E.關(guān)節(jié)畸形

 9、血塊收縮試驗主要用于檢測(  )

A  血管功能   B   纖維蛋白原濃度  C   血小板功能   D   凝血酶活性  E  FⅧ活性

10、凝血因子Ⅲ又稱為(  )

A  組織因子  B  凝血酶原  C  穩(wěn)定因子  D   易變因子   E   抗血友病球蛋白

肝功能

1、下列哪項是反映肝損害的最敏感的檢查指標?( B )

A、AFP(甲胎蛋白)  B、ALT(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

C、AST(天門冬氨基轉(zhuǎn)移酶)

D、r-GT(r-谷氨酰轉(zhuǎn)移)E、ALP(堿性磷酸酶)

2、當臨床上懷疑急性肝炎時,應(yīng)盡快做下列哪項檢查?( B )

 A、血清膽紅素  B、ALT     C、ALP     

D、血清膽紅素    E、血清膽固醇

3、肝細胞合成的蛋白質(zhì)不包括: ( D )

白蛋白   B、糖蛋白    C、脂蛋白    D、γ-球蛋白 

E、凝血因子

4、白蛋白減少到下列哪項指標時易產(chǎn)生腹水? ( E )

  A、40g/L以下    B、38g/L   C、35g/L   D、30g/L   E、25g/L

5、下列哪種情況下AFP升高明顯?(  )

A  急性肝炎  B  慢性活動性肝炎 C   原發(fā)性肝癌

D  肝硬化活動期   E  妊娠7個月婦女

6、關(guān)于尿膽紅素測定,下列敘述那項正確?( B )

 A、正常可出現(xiàn)陽性反應(yīng)                 

B、肝細胞黃疸時,尿膽紅素中度增加

 C、阻塞性黃疸時,尿膽紅素陰性         

D、溶血性黃疸時,尿膽紅素明顯增加

 E、嚴重腎損傷時,尿膽紅素明顯增加

7、關(guān)于血清轉(zhuǎn)氨酶測定的敘述,下列哪項不正確?( E )

A、ALT和AST均屬于非特異性細胞內(nèi)功能酶

B、正常時血清內(nèi)含量很低

C、肝細胞受損傷時其活性迅速增加

D、ALT的半衰期為6.3天,AST的半衰期為2天

E、ALT測定反映肝細胞損害的靈敏度較AST低

8、有關(guān)堿性磷酸酶(ALP)測定的臨床意義,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 D )

A、ALP與轉(zhuǎn)氨酶同時測定,有助于黃疸的鑒別

B、80%的阻塞性黃疸患者,ALP>30KingU,轉(zhuǎn)氨酶輕度增高

C、肝細胞性黃疸的轉(zhuǎn)氨酶活性很高,ALP正常或稍高

D、肝內(nèi)局限性膽道阻塞時ALP與ALT均明顯升高

E、骨骼疾病或癌癥患者ALP可升高

9、需了解慢性肝病肝臟功能受損程度時應(yīng)選擇:( D )

A、異常凝血酶原與甲胎蛋白  B、血白蛋白電泳與A/G

C、ALT與AST   D、堿性磷酸酶(ALP)  E、血清銅

生化

1、心肌梗塞時不升高的酶是:( B )

    A    AST   B  ALP      C   LDH    D   CPK    E  CPK-MB

2、OGTT主要用于:( C )

A、診斷是否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B、判斷糖尿病預(yù)后

C、確診可疑的隱匿性糖尿病D、了解糖尿病是否得到控制

E、指導(dǎo)臨床用藥

3、有關(guān)肌酸激酶(CK),錯誤的是:( D )

A、主要存在于胞質(zhì)和線粒體內(nèi)

B、以骨骼肌和心肌含量最多C、男性CK活性高于女性

D、不受性別、年齡、種族和生理狀態(tài)的影響

E、紅細胞內(nèi)CK含量極少

4、AMI病人CK變化不正確的是:( D )

A、發(fā)病3~8h即明顯升高   B、峰值在10~36h

C、3~4d恢復(fù)正常  D、發(fā)病8h內(nèi)不增高可排除AMI  

E、病程中CK再次增高提示再梗死

一般檢查

1、玫瑰疹的特點下列哪項錯誤?(  )

A、多出現(xiàn)于胸腹部  B、是一種鮮紅色的圓形斑疹   C、直徑2~3mm,是病灶周圍的血管擴張所形成   D、以手指按壓時皮疹不消退  E、拉緊附近皮膚可使皮疹消退

2、以下哪項不是輕度水腫的特點:?(  )

A、僅見于眼瞼眶下軟組織   B、見于脛骨前、踝部皮下組織  

C、指壓后可見組織輕度下陷  D、指壓后平復(fù)較快  E、指壓后可見較深的組織下陷

3、用腋測法測體溫時,體溫表放置于腋窩內(nèi)的時間為:(  )

A、3min   B、5min   C、10min    D、15min   E、20min

4、測量體溫廣為采用的方法是下列哪一種? (   )

A、肛測法   B、口測法  C、腋測法  D、頸測法   E、體測法

5、判斷營養(yǎng)狀態(tài)最簡便而迅速的方法:(  )

A、查看皮下脂肪充實程度   B、皮膚情況   C、毛發(fā)的分布及色澤 

D、肌肉的發(fā)育狀態(tài)   E、體格發(fā)育

6、貧血時患者皮膚粘膜蒼白,檢查部位是:(  )

A、面頰皮膚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膚及鼻腔粘膜   C、耳廓皮膚及上腭粘膜

D、頸部皮膚及舌面   E、瞼結(jié)膜

7、關(guān)于淋巴結(jié)腫大的敘述,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  )

A、頜下淋巴結(jié)腫大常由口腔內(nèi)炎癥所致        B.結(jié)核性淋巴結(jié)腫大多見于頸部,易破潰                                       

C、左鎖骨上窩淋巴結(jié)腫大多見于胸腔臟器癌腫轉(zhuǎn)移                                

D、右鎖骨上窩淋巴結(jié)腫大多見于胸腔臟器癌腫轉(zhuǎn)移                               

E、腫瘤轉(zhuǎn)移所致腫大淋巴結(jié),質(zhì)硬表面不光滑壓痛不明顯

8、關(guān)于蜘蛛痣,下列哪項不正確?(  )

A、是小動脈末端分支樣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  

B、常見于面、頸、胸、背、上肢

C、常見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D、某些人身體出現(xiàn)幾個蜘蛛痣一定有臨床意義

E、健康婦女妊娠期間也可出現(xiàn)

肺部聽診

1、嚴重的酸中毒產(chǎn)生的深長呼吸稱為:( D )

A.Cheyne-Stokes呼吸    B.Biots呼吸        C.抑制性呼吸

D.Kussmaul呼吸                  E.嘆息樣呼吸

2、某老年男性,胸部體檢示胸廓前后徑明顯增寬,肋間隙飽滿,腹上角增大。此胸廓形態(tài)為:( C )

A.漏斗胸         B.扁平胸         C.桶狀胸        D.雞胸       E.正常胸廓

3.一小孩吃花生米,突然出現(xiàn)驚慌,氣促,抱送急診發(fā)現(xiàn)患兒吸氣極度困難,出現(xiàn)“三凹征”。最可能診斷為:( C )

A.小兒肺炎B.胸膜炎C.氣管異物D.支氣管哮喘發(fā)作E.受環(huán)境驚嚇

4、正常人胸部檢查觸診語音震顫,下列哪一部位最強?( E )

A肺底B.肩胛下區(qū)C.乳房下部D.右胸下部E.左胸上部

5、肺部聽診濕啰音特點為:( C )

A.多在呼氣末明顯B.部位恒定,性質(zhì)不易變,咳嗽后不消失

C.持續(xù)時間短D.有些濕啰音聽上去似哨笛音E.瞬間數(shù)目可明顯增減

6、關(guān)于干啰音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 )

A.高調(diào)干啰音多起源于較小支氣管或細支氣管B.哨笛音又稱鼾音

C.鼾音調(diào)高,其頻率為100~200Hz

D.哨笛音用力吸氣時其音質(zhì)呈上升性

E.干啰音根據(jù)音高低分為高,中,低調(diào)三種

7、肺部叩診時,應(yīng)首先叩診下列哪一部位?(  )

A.雙側(cè)肺野B.肺尖C.肺前界D.肺下界E.肺下界移動度

8.肺泡呼吸音的呼氣期延長主要見于:( D )

A.貧血B.代謝性酸中毒C.肋軟骨軟化D.阻塞性肺氣腫E.胸膜炎

9.異常支氣管呼吸音最常見于:( C )

A.大葉性肺炎消散期B.大葉性肺炎充血期C.大葉性肺炎實變期

D.支氣管肺炎E.慢性阻塞性支氣管炎

10、異常支氣管呼吸音是指:( B )

A.肺泡呼吸音增粗

B.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聽到的支氣管呼吸音

C.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聽到的支氣管肺泡呼吸音

D.粗糙性呼吸音E.支氣管呼吸音的音調(diào)強弱發(fā)生改變

11、哮喘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為:( B )

A.發(fā)作性吸氣性呼吸困難并雙肺布滿哮鳴音

B.發(fā)作性呼氣性呼吸困難并雙肺布滿哮鳴音

C.發(fā)作性混合型呼吸困難伴胸痛

D.長期咳嗽,咳痰并兩肺底干、濕啰音

E.發(fā)作性呼吸困難,咯大量粉紅色泡沫痰

心臟聽診

1.心前區(qū)隆起最常見于: ( A )

A.先天心臟病

B.大量心包積液

C.肥厚性心肌病

D.肺源性心臟病

E.高血壓心臟病

2.連續(xù)性細震顫常見于下列哪種情況( D )

A.二尖瓣關(guān)閉不全并狹窄

B.三尖瓣關(guān)閉不全并狹窄

C.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并狹窄

D.動脈導(dǎo)管未閉

E.肺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并狹窄

3、診斷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最重要的體征是( B )

A.周圍血管征

B.主動脈瓣區(qū)舒張期嘆氣樣雜音向心尖傳導(dǎo)

C.主動脈瓣區(qū)第二心音減弱或消失

D.心尖抬舉樣搏動

E.主動脈瓣區(qū)收縮期吹風(fēng)樣雜音向頸部傳導(dǎo)

4.心房顫動時可發(fā)生( E )

A.奇脈

B.重搏脈

C.交替脈

D.水沖脈

E.短絀脈

5.急性心包填塞的主要特征是哪一項( C )

A.觸診脈搏細弱

B.聽診心音低鈍

C.吸氣時動脈血壓降低10mmHg以上

D.頸靜脈怒張

E.呼吸困難

6.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常見于下列哪種情況( C )

A.右心房增大

B.右心室增大

C.左心室增大

D.左心房增大

E.心包積液

7.下列哪種疾病可出現(xiàn)奇脈( A )

A.限制型心肌病

B.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C.擴張性心肌病

D.病毒性心肌炎

E.二尖瓣狹窄

8.以下哪項不是心包填塞的表現(xiàn)( C )

A.竇性心動過速

B.脈壓減少

C.吸氣時動脈血壓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

D.頸靜脈怒張

E.交替脈

9.下列哪項不是生理性第三心音特點( D )

A.只見于部分兒童及青少年

B.多于心率不快時發(fā)現(xiàn)

C.S3S2間距離近于S1S2

D.臥位可消失

E.輕而低調(diào)

10.水沖脈發(fā)生機制( B )

A.脈壓變小

B.脈壓變大

C.脈壓正常

D.收縮壓變小

E.舒張壓變大

11、以下哪種器質(zhì)性心臟病不能觸及震顫( C )

A.二尖瓣狹窄

B.動脈導(dǎo)管未閉

C.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

D.肺動脈瓣狹窄

E.急性心肌梗死室間隔穿孔

12、某患者于心尖區(qū)聞及舒張期隆隆樣雜音,心率86次/分。以下何項體征與本病不相符合?( B )

A.二尖瓣面容

B.心尖區(qū)舒張期奔馬律

C.開瓣音

D.肺動脈瓣第二心音分裂

E.頸靜脈充盈并肝腫大

13、下列病變時,心界叩診變化錯誤的是( E )

A.左室增大---向左下擴大

B.右室增大---同時向兩側(cè)擴大,以左為主

C.心包積液---立臥位心界叩診不一致

D.心包積液---相對濁音界擴大,絕對濁音界縮小

E.左房增大---心腰部突出

14.叩診心臟呈燒瓶心常見于( D )

A.左室增大

B.右室增大

C.左,右室增大

D.心包積液

E.心肌炎

15.最容易出現(xiàn)舒張期奔馬律的疾病是( C )

A.主動脈瓣狹窄

B.肺動脈瓣狹窄

C.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

D.二尖瓣狹窄

E.心功能不全

腹部檢查

1、急性彌漫性腹膜炎,因咳嗽、呼吸、轉(zhuǎn)動體位均可使疼痛加劇,患者被迫采取何種體位?(B)
A.側(cè)臥位        B.仰臥位,兩下肢屈曲
C.仰臥位,兩下肢伸直D.俯臥位E.半呈臥位

2、鑒別右心衰與肝硬化的主要點是:( C )
A.有無腹水 B.有無肝功能損害
C. 肝臟是否腫大D. 頸靜脈是否充盈E.脾臟是否腫大

3、腹部觸診內(nèi)容不包括:( D )
A.壓痛及反跳痛 B.肌緊張度 C. 振水音D. 移動性濁
E.液波震顫

4、腫塊形狀的描述,下列那項不正確:( E )
A.膽囊腫大多如梨形
B.脾切跡的存在是脾腫大的特征
C.腎腫大的下極仍呈半圓形

D.香腸型腫塊常見于腸套,輸卵管積水
E.形狀不規(guī)則的腫塊一定屬惡性

5、腹部檢查方法以哪種最為重要?( B )
A.望診 B.觸診C.聽診D.叩診E.嗅診

6、檢查一腹壁靜脈曲張患者,臍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臍以下血流由上至下。該患者符合下列哪項?( C)
A.上腔靜脈阻塞
B.下腔靜脈阻塞
C.門靜脈高壓或門靜脈阻塞 D.髂內(nèi)靜脈阻塞
E.髂外靜脈阻塞

7、下列哪種病變可使肝濁音界下移?( B )
A.肺不張B.肺氣腫 C.大葉性肺炎
D.肝硬變E.肝膿腫

8.感到液波震顫時,游離腹水量至少需達:( E )

A.1000mL B.2000mL C.1500mL
D.2500mLE.3000-4000mL

9、男,12歲,持續(xù)高熱4天。體查:心前區(qū)隆起,可見心臟搏動,胸骨左緣第3、4肋間可觸及收縮期震顫,肝未捫及,脾左肋下2cm,質(zhì)軟,無壓痛。該患者脾腫大最可能的病因( C )
A.傷寒 B.急性瘧疾 C.亞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D.粟粒結(jié)核E.敗血癥

10、腹部移動性濁音陽性,游離腹水量至少達:( D )

A.300mLB.500mLC.800mL

D.1000mLE.1500mL

11、下列哪種情況出現(xiàn)肝濁音界消失?( C )
A.氣胸 B.急性肝壞死 C.急性胃腸穿孔
D.肝癌E.肺氣腫

12.腸鳴音消失常見于:( D )
A.大量腹水 B.機械性腸梗阻 C.巨大卵巢囊腫
D.腸麻痹E.急性膽囊炎

13、男,26歲,腹部劇烈陣發(fā)性絞痛3小時,伴嘔吐,腹部檢查發(fā)現(xiàn)腸鳴音8次/min,伴金屬音。該患者最有可能的診斷為:( B )
A.血管性腸梗阻 B.機械性腸梗阻
C.急性胃腸炎D.急性胃腸出血E.麻痹性腸梗阻

脊柱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

1.杵狀指多是由于什么所致?( A )

A.慢性缺氧   B.組織缺鈣    C.組織缺鎂

D.真菌感染   E.外傷

2.脊柱后凸多發(fā)生于::( B )

A.頸段B.胸段C.腰段D.骶段E.尾段

3、關(guān)于病理反射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 A )

A.是指錐體束病損時,大腦失去了對腦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現(xiàn)的異常反射

B.1歲半以內(nèi)的嬰幼兒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未完善,不能出現(xiàn)病理反射現(xiàn)象

C.成人在正常時亦可出現(xiàn)病理反射

D.跟腱反射和膝反射屬于病理反射

E.肱二頭肌反射是病理反射之一

4.以下關(guān)于肌力的說法哪項不正確( B )

A.0級:完全癱瘓

B.1級:肢體可在床面上水平移動

C.3級:肢體抬離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D.5級:正常肌力

E.2級:肢體可在床面上水平移動,但不能抬離床面

5.浮髕試驗主要是檢查( C )

A、髕骨有無骨折   B、膝關(guān)節(jié)滑膜炎  

C、膝關(guān)節(jié)腔積液   D、髕韌帶是否受損 

E、膝關(guān)節(jié)活動度

6.以下哪項屬于病理反射( C )

A.跟腱反射        B.角膜反射    C.Babinski征

D.腦膜刺激征    E.膝反射

7、錐體束損害時不應(yīng)出現(xiàn)的體征是:( B )

A、Babinski征   B、Brudzinski征  

C、Hoffmann征   D、腱反射   E、陣攣

8、急性腦膜炎患者,體格檢查時最重要的體征是( A ):

A、Kernig征   B、昏迷  C、動眼神經(jīng)麻痹  

D、Babinski征陽性   E、共濟失調(diào)

9、脊柱器質(zhì)性側(cè)凸的特點是( B )

A、可見于正常人   B、改變體位不能使側(cè)彎得到糾正   C、平臥時可消失 D、向前彎腰時可消失  E、俗稱駝背

 10、匙狀甲多見于:( D )

A、風(fēng)濕熱   B、紫紺型先心病   C、支氣管擴張    D、缺鐵性貧血   E、肺氣腫

B型題

A.偏癱   B.單癱   C. 截癱   D.交叉癱    E.輕癱

1.單一肢體癱瘓,多見于脊髓灰質(zhì)炎( B )

2.為一側(cè)肢體癱瘓,常伴有同側(cè)腦神經(jīng)損害( A )

3.為一側(cè)偏癱及對側(cè)腦神經(jīng)損害( D )

4.為雙側(cè)下肢癱瘓,見于脊髓橫貫性損傷( C )

5.不完全癱瘓( E )

A.淺反射  B.深反射   C.病理反射   D.腦膜刺激征   E.神經(jīng)根受刺激的表現(xiàn)

6.Lasegue征屬于  ( E ) 

7.角膜反射屬于( A )

8.膝反射屬于( B )

9.Babinski征屬于( C )

10.Brudzinski征屬于( D )

癥狀學(xué)1

1.大葉性肺炎的典型熱型為( A )

A.稽留熱B.馳張熱C.間歇熱D.回歸熱E.波狀熱

2.瘧疾的典型熱型為( C )

A.稽留熱B.馳張熱C.間歇熱D.回歸熱E.波狀熱

3.馳張熱常見于( C )

A.傷寒B.麻疹C.敗血癥D.大葉性肺炎E. 瘧疾

4.吸收熱常見于( D )

A.風(fēng)濕熱B.敗血癥C.瘧疾D.大面積燒傷E.甲亢

5.先昏迷后發(fā)熱常見于下列哪種疾病( B )

A.流行性出血熱B.腦出血C.敗血癥

D.流行性腦脊髓膜炎E.流行性乙型腦炎

6、下列對體溫的描述,哪項是不正確的?(  )

A、1日內(nèi)波動范圍不超過1℃  

B、口溫一般在37℃左右

C、直腸溫度比口腔溫度高    

 D、腋溫37.8℃為低熱   

E、腋溫40℃為高熱

7、發(fā)熱時伴寒戰(zhàn)常出現(xiàn)于:( A )

A、體溫上升期   B、高熱持續(xù)期  

C、體溫下降期   D、間歇熱的無熱期

E、應(yīng)用退熱藥物后

 

A、無菌壞死物質(zhì)吸收     B、抗原--抗體反應(yīng)

C、內(nèi)分泌與代謝障礙     D、直接損害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

E.皮膚散熱減少

下述疾病發(fā)熱的主要機制是由于

1、結(jié)締組織疾病( B )

2、腦出血( D )

3、廣泛性皮炎( E )

4、心肌梗死( A )

A、稽留熱   B、波狀熱   C、回歸熱  D、間歇熱   E、馳張熱

1、瘧疾( D )

2、敗血癥( E )

3、斑疹傷寒( A )

4、布魯絲菌病( B )

5、大葉性肺炎( A )

A.36~37℃    B.37.3~38℃    C.38.1~39℃     D.39.1~41℃     E.41℃以上

1.低熱是指體溫為( B )

2.高熱是指體溫為( D )

3.中等發(fā)熱是指體溫為( C )

4.超高熱是指體溫為( E )

水腫

1、男,30歲,近4年來經(jīng)常間發(fā)四肢關(guān)節(jié)疼痛,近來感乏力、納差、心悸、氣促,肝在肋下2.5cm觸及,輕觸痛。查血紅蛋白97g/L,尿蛋白(十),雙下肢輕度浮腫。其原因最可能為:( D )

A.肝硬化B.急性腎炎C.主動脈瓣狹窄致左心衰

D.二尖瓣狹窄致右心衰E.營養(yǎng)不良

2、女,30歲,怕冷,腹脹,經(jīng)期延長,量多,全身腫脹,以經(jīng)前為甚,較硬。B超示甲狀腺腫大、肝臟腫大及脂肪肝。其皮膚腫脹的原因是:(C )

A.神經(jīng)血管性水腫B.肝硬化C.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D.淡漠型甲亢E.營養(yǎng)不良

3、下列哪項屬于非壓陷性水腫?(D)

A.心源性水腫   B.肝源性水腫 C.腎源性水腫   D.粘液性水腫  E.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4、水腫、大量蛋白尿常見于:(A)

A.腎源性水腫 B.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C.局部靜脈血栓形成 D.局部淋巴回流受阻  

E.心源性水腫

5、心源性水腫與腎源性水腫鑒別要點是:( D )

A、水腫部位   B、對利尿劑反應(yīng)   C、腹水情況    D、水腫開始部位    E、水腫程度

6、患者30歲,水腫伴肝大,頸靜脈充盈,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應(yīng)考慮的疾病是:(A)

A.右心衰竭 C慢性腎炎B.左心衰竭 D慢性肝炎

7、指壓后可見局部組織輕度凹陷,恢復(fù)較快,應(yīng)判斷為:( B )

A.非凹陷性水腫   C中度凹陷性水腫

B.輕度凹陷性水腫  D重度凹陷性水腫

癥狀學(xué)2

1.以下哪一種疾病中咳痰受體位影響最明顯?( B )

A、喉炎  B、支氣管擴張  C、急性支氣管炎   D、肺癌   E、聲帶炎

2.下列哪種疾病咳嗽但不出現(xiàn)杵狀指?( A )

A、大葉性肺炎  B、支氣管擴張  C、慢性肺膿腫   D、肺鱗癌  

E、慢性膿胸

3.刺激性咳嗽最常見于:( C )

A、慢支  B、支擴   C、支氣管腫瘤   D、肺結(jié)核   E、肺氣腫

4、夜間咳嗽最常見于:(B)

A、百日咳  B、左心衰   C、支擴  D、肺癌   E、支氣管內(nèi)膜結(jié)核

5、下列病因中,引起干咳無痰的是:( C )

A、肺炎  B、氣管炎  C、胸膜炎  D、支氣管擴張  E、二尖瓣狹窄

6、縱隔腫瘤、支氣管肺癌引起咳嗽的特點是:( C )

A、咳嗽聲音嘶啞     B、犬吠樣咳嗽      C、金屬聲咳嗽  

D、咳嗽聲音低微或無聲    E、以上都不是

B選擇題

A.磚紅色膠凍樣痰

  B.粉紅色泡沫樣痰

  C.鐵銹色痰

  D.痰靜置后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

  E.痰有惡臭氣味

  1.肺膿腫時可出現(xiàn):( D )

  2.支擴合并厭氧菌感染:( E )

  3.大葉性肺炎( C )

       4.急性肺水腫( B )

A.咳嗽聲音低微或無聲者  

B.咳嗽聲音嘶啞者  

C.金屬音調(diào)咳嗽者  

D.陣發(fā)性連續(xù)劇咳伴高調(diào)吸氣回聲(雞鳴樣咳嗽)  

E.咳嗽、粉紅色泡沫痰高度呼吸困難者。

1.極度衰弱或聲帶麻痹患者(A )

2.喉返神經(jīng)麻痹者( B )

3.縱隔腫瘤或淋巴瘤患者( C )

4.百日咳( D )

5.急性肺水腫( E )

呼吸困難

男性,52歲,慢性支氣管炎病史20年,勞力性心悸,呼吸困難兩年,近日發(fā)生肺部感染,昨晚突然呼吸困難,坐起,咳大量粉紅色泡沫痰,查體:口唇發(fā)紺,心尖區(qū)觸及震顫,聽診心尖區(qū)聞舒張期隆隆樣雜音,第一心音增強,兩肺布滿哮鳴音和濕性羅音,則該病人應(yīng)診斷為( E )
     A.二尖瓣關(guān)閉不全伴肺部感染
     B.二尖瓣關(guān)閉不全伴心力衰竭
     C.二尖瓣狹窄伴肺部感染
     D.二尖瓣狹窄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E.二尖瓣狹窄伴急性肺水腫

1、心源性哮喘不出現(xiàn)于:( C )

A、風(fēng)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   B、高血壓性心臟病  

C、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D、冠心病  

E、心肌炎、心肌病

2、下列對于心源性呼吸困難描述不準確的是( B )

A、勞累時發(fā)生或加重   B、睡眠時緩解或減輕   

C、發(fā)作時可有發(fā)紺  D、嚴重時咳粉紅色泡沫痰  

E、休息時緩解或減輕

3、女,62歲,因腦梗死住院20天,突發(fā)呼吸困難1小時。既往無慢性肺部疾病史。查體:BP150/80mmHg,呼吸急促,口唇發(fā)紺,三凹征明顯。肺部可聞及哮鳴音。雙肺呼吸音減弱。該患者呼吸困難最可能的原因是( E )
A.支氣管哮喘   B.急性左心衰竭C.急性心肌梗死
D.自發(fā)性氣胸E.氣管異物

4、驟然發(fā)生嚴重呼吸困難多見于( C )
A.肺炎B.尿毒癥C.大塊肺栓塞

D.慢性支氣管炎E.滲出性胸膜炎

5、男,45歲。發(fā)作性呼吸困難5年,再發(fā)3天,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無咯血、發(fā)熱,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史1年。查體:BP 135/90mmHg,呼氣延長,雙肺可聞及哮鳴音。發(fā)生呼吸困難最可能的機制是( C )
A.大支氣管狹窄B.大支氣管梗阻   
C.小支氣管狹窄D.呼吸面積減少
E.肺泡張力增高
6、嚴重吸氣性呼吸困難最主要的特點是:( D )

A、呼吸不規(guī)則   B、發(fā)紺明顯  C、呼吸深而慢   D、出現(xiàn)“三凹征”  E、以上都不是

胸痛

1、某患者,因右胸痛、呼吸困難、喜右側(cè)臥位,叩診實音,呼吸音消失。最大可能為( C )

A.右側(cè)大葉性肺炎   B.肺梗死   C.右側(cè)胸腔積液  

D.右側(cè)肺不張 E.右側(cè)氣胸

2、用力屏氣后,感左側(cè)胸痛伴胸悶。體格檢查:左側(cè)呈鼓音,語顫減弱,呼吸音減弱,最可能的診斷是:( B )

A、心絞痛  B、氣胸  C、胸膜炎  D、肺炎 

E、肋軟骨炎

3、長期臥床,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突然胸痛、氣急、咯血。最可能的診斷是:( E )

A、左側(cè)胸腔積液  B、心絞痛發(fā)作  C、大葉性肺炎  D、肺結(jié)核  E、肺梗死

4、老年患者胸骨后疼痛伴左肩放射痛,最可能的診斷是  A

A、心絞痛  B、氣胸  C、胸膜炎  D、肺炎 

E、肋軟骨炎

5、青年患者,第二肋軟骨局部有壓痛,胸片無異常,最可能的診斷是:( E )

A、心絞痛  B、氣胸  C、胸膜炎  D、肺炎  E、肋軟骨炎

6、因咳嗽或用力呼吸后胸痛加劇最常見于:( A )

A、心包炎  B、心肌梗死  C、食道炎   D、心絞痛  E、過度通氣綜合征

7、心絞痛疼痛的性質(zhì)是:( C )

A、刀割樣痛  B、燒灼樣痛  C、絞榨樣痛  D、撕裂樣痛   E、隱痛

癥狀學(xué)3

1.國內(nèi)咯血最常見的病因是:(B)

A.流行性出血熱       B.肺結(jié)核

C.肺炎           D.支氣管結(jié)核

E.支氣管擴張

2.下列哪項是正確的:(D)

A.每日咯血<150ml為小量咯血 

B.咯血前患者常有胸悶,惡心,嘔吐

C.一次咯血量>500ml為大量咯血     

D.咯出的血液血色鮮紅

E.咯血患者宜健側(cè)臥位,以利血液排除

 3、咳漿液性粉紅色泡沫痰,應(yīng)首先考慮:(C)

A、肺結(jié)核  B、肺膿腫  C、急性肺水腫  D、肺癌  E、肺梗死

4、詢問食生石蟹、喇蛄史對何種疾病咯血有價值?( E )

A、阿米巴肺膿腫  B、鉤端螺旋體病  C、細菌性痢疾  D、肺囊蟲病 

E、肺吸蟲病

5、鐵銹色痰最常見于:(D)

A、肺泡癌  B、支原體肺炎  C、急性肺膿腫  D、肺炎球菌肺炎  E、急性支氣管炎

1、嘔血的顏色:(C)

A.出血量大時咖啡色B.出血速度快時咖啡色

C.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時鮮紅

D.出血量小時鮮紅E.出血速度慢時鮮紅

2、嘔血是指:(A)

A.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器官B.幽門以上的器官

C.十二指腸以上的消化器官

D.小腸以上的消化器官E.結(jié)腸以上的消化器官

3、關(guān)于嘔血,下列哪項不正確?(D)

A.病因最多見于消化性潰瘍B.出血方式為嘔出

C.血中混有食物殘渣、胃液D.酸堿反應(yīng)為堿性

E.出血前有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

4、有關(guān)消化道出血,哪種說明是錯誤的?( D )

A、上消化道出血可有嘔血及黑糞

B、下消化道出血糞便多為鮮紅色或暗紅色

C、消化性潰瘍是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

D、黃色糞便可排除消化道出血 

E、上消化道出血量較大時,糞便可為暗紅色

5、下列表現(xiàn)中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的是:( E )

A、便血量多   B、附著于糞便表面  C、顏色鮮紅  D、顏色暗紅  E、柏油樣便

腹痛

1、闌尾炎的疼痛特點:(D)

A.上腹痛B.下腹痛C.左下腹痛D.右下腹痛E.轉(zhuǎn)移性右下腹痛

2、有關(guān)消化性潰瘍,哪種說法不正確:( )

A.12指腸潰瘍多為空腹痛及夜間痛

B.胃潰瘍多為餐后痛

C.所有消化性潰瘍都有腹痛癥狀

D.12指腸潰瘍進食后癥狀緩解

E.消化性潰瘍均應(yīng)和不典型膽石癥鑒別

3、引起腹痛的全身性疾病不包括:( A )

A、Crohn病  B、過敏性紫癜  C、風(fēng)濕熱  D、鉛中毒  E、卟啉病

4、膽囊炎疼痛可牽涉至:(  )

A、上腹及臍周  B、右胸及右肩 

C、左胸及左肩  D、胸骨后  E、下胸部

5、胃腸穿孔引起的腹痛,多是:( B )

 A、燒灼樣  B、刀割樣  C、鉆頂樣

 D、撕裂樣 E、壓迫樣

6、根據(jù)腹痛部位判斷病變部位時,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

A、上腹痛時病變必然在胃或12指腸 

B、右上腹痛多為肝膽病變

C、右下腹痛多為回盲部病變 

    D、臍周痛多為小腸病變 

E、左上腹痛應(yīng)想到胰腺病變

黃疸

1、Charcot三聯(lián)征常常提示:( )

A、肝膿腫   B、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C、膽道蛔蟲病

D、原發(fā)性肝癌   E、鉤端螺旋體病

2.血總膽紅素,非結(jié)合膽紅素增高,結(jié)合膽紅素下降,2、糞便顏色加深,提示:( )

A、溶血性黃疸  B、肝細胞性黃疸   C、膽汁瘀積性黃疸

D、Roter綜合征    E、核黃疸

3、下列哪項有助于鑒別肝細胞性黃疸和膽汁瘀積性黃疸:( )

A、尿膽元定性和定量檢查   B、有無血紅蛋白尿

C、血中結(jié)合膽紅素增高     D、皮膚粘膜顏色    E、尿膽紅素陽性

4、男,38歲,右上腹疼痛、寒戰(zhàn)、高熱、黃疸1天。查體:體溫39.6℃,血壓83/60 mmHg.皮膚鞏膜黃染,右上腹及劍突下壓痛,可及腫大膽囊,血白細胞26×109/L.診斷為(  )

  A.急性化膿性膽囊炎  B.膽囊穿孔

  C.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D.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E.肝內(nèi)膽管結(jié)石并發(fā)膽道感染

意識障礙

1 A嗜睡     B意識模糊

  C昏睡     D輕度昏迷 E中度昏迷  F深度昏迷

  ①深淺反射均消失(F)

  ②意識大部分喪失,角膜反射及眼球運動存在(D)

  ③能保持簡單的精神活動,但對時間、地點、人物的定向能力發(fā)生障礙(B)

2患者男性58歲,突然出現(xiàn)劇烈頭痛、嘔吐,隨后出現(xiàn)意識障礙,表現(xiàn)為意識大部分喪失,無自主運動,對聲光刺激物反應(yīng),對疼痛刺激可出現(xiàn)痛苦的表情,角膜反射、

  眼球運動存在。患者意識障礙程度為 (C)

  A嗜睡  B昏睡 C輕度昏迷 D中度昏迷  E深度昏迷

3 意識障礙伴縮瞳孔小可見于:(B  )

  A 顛茄類中毒   B  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  C酒精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癲癇

4 診斷淺昏迷最有價值的體征是 :( C )

  A  Babinski征陽性  B腱反應(yīng)消失

  C  對痛覺刺激尚有反應(yīng)  D瞳孔對光反應(yīng)消失  E Kernig征陽性

心電圖

1.下列哪一項不是室性期前收縮的心電圖表現(xiàn):(E)

A.期前出現(xiàn)的QRS-T波前無相關(guān)的P波

B.期前出現(xiàn)的QRS波寬大畸形

C.QRS時限>0.12s

D.T波方向多與QRS的主波方向相反

E.代償間歇多不完全

2、二度Ⅰ型房室傳導(dǎo)阻滯,文氏現(xiàn)象的心電圖特征是( D )

A.P-R間期進行性縮短  B.R-R間距進行性縮短   C.固定的房室3:1傳導(dǎo)   

D.P-R間期進行性延長,伴QRS波脫漏   E.P-R間期進行性延長

3.正常心電軸的變動范圍是(C)

A0~+90 0 B0~+60 0 C-300~+900 D0~+110 0 E +30~+90 0

4.確定竇性心律最主要依據(jù)是   E                                                

  A.心率在100次/分以下                B.心率在60次/分以上                    

  C.P波寬度不超過0.12秒               D.P波電壓不大于0.25毫伏                

  E. Ⅰ,Ⅱ,avF,V4-6導(dǎo)聯(lián)的P波直立,avR的P波倒置,P-R間期>0.12秒

5、正常S-T段的偏移范圍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 D )

A S-T段下降心前區(qū)導(dǎo)聯(lián)不超過0.05mv

B S-T段抬高心前區(qū)導(dǎo)聯(lián)V1不超過0.3mv

C S-T段抬高心前區(qū)導(dǎo)聯(lián)V5不超過0.1mv

D S-T段抬高肢體導(dǎo)聯(lián)不超過0.05mv

E   有2個以上S-T段下降才有意義

    6、心電圖V1~V3出現(xiàn)梗塞圖形改變,提示心肌梗塞的部位  ( A )

 A.前間壁  B.廣泛前壁  C.下壁  D.高側(cè)壁  E.正后壁

   7、測得心電圖QRS電軸為123°,則為:( D )

A、電軸無偏移   B、電軸輕度左偏   C、電軸顯著左偏   D、電軸右偏   E、不確定電軸

8、急性心肌梗塞最早期心電圖改變是 ( D )                                             

    A.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       B.出現(xiàn)異常Q波和ST段抬高           

    C.出現(xiàn)異常Q波,ST段抬高和T波倒置        D.T波高聳                          

    E.以R波為主的導(dǎo)聯(lián)ST段呈水平型下移

9、在心電圖上P波反映的是:( C )

A.竇房結(jié)除極 B.竇房結(jié)復(fù)極 C.心房除極 

D.心房復(fù)極 E.房室結(jié)除極 

10、關(guān)于心電軸,下列那些正確?(B)

A.Ⅰ導(dǎo)聯(lián)主波向上,Ⅲ導(dǎo)聯(lián)主波向下------電軸右偏

B.Ⅰ、Ⅲ導(dǎo)聯(lián)主波均向上------電軸不偏

C.Ⅰ導(dǎo)聯(lián)主波向下,Ⅲ導(dǎo)聯(lián)主波向上------電軸左偏

D.正常心電軸在0o~+90o之間

E.Ⅰ、Ⅲ導(dǎo)聯(lián)主波均向下------電軸左偏

11.心電圖上U波明顯增高臨床上見于:( A )

A.高血鉀B.高血鈣C.低血鉀D.低血鈣E.低血鎂

12、心室律絕對不規(guī)則的心律失常為:  C

A、竇性心動過速       B、Ⅱ°Ⅱ型房室傳導(dǎo)阻滯  

C、竇性心律不齊      D、心房顫動       E、心房撲動

13、下列哪項符合肢體導(dǎo)聯(lián)低電壓:(  )

A、每個肢體導(dǎo)聯(lián)的QRS正、負振幅的代數(shù)和均<0.5mv

B、每個肢體導(dǎo)聯(lián)的QRS正、負振幅的絕對值的和均<0.5mv

C、每個肢體導(dǎo)聯(lián)的QRS正、負振幅的代數(shù)和均<0.8mv

D、每個肢體導(dǎo)聯(lián)的QRS正、負振幅的絕對值的和均<0.8mv

E、每個肢體導(dǎo)聯(lián)的QRS正、負振幅的代數(shù)和均<0.3mv

14.心肌梗塞的"損傷型"心電圖改變主要表現(xiàn)在:( D )

A.R波電壓降低B.異常Q波C.T波直立高聳D.ST段抬高

E.T波對稱性

15.下列哪項提示P波異常?( E )

A.Ⅱ?qū)?lián)P波直立       B.Ⅲ導(dǎo)聯(lián)P波雙向    C.a(chǎn)VR導(dǎo)聯(lián)P波倒置

D.a(chǎn)VL導(dǎo)聯(lián)P波不明顯     E.V5導(dǎo)聯(lián)P波倒置

16、各導(dǎo)聯(lián)P波消失,代之以規(guī)則大鋸齒樣的“F”波后,頻率280次/分;每4個“F”波后繼以一個QRS波群,QRS形態(tài)正常,應(yīng)診斷為:( B )

A、心房顫動,4:1傳導(dǎo)    B、心房撲動,4:1傳導(dǎo)  

C、心室顫動,4:1傳導(dǎo)   D、心室撲動,4:1傳導(dǎo)   E、以上都不是

17、心電圖上P波與QRS波無關(guān),心室率38次/分整齊,診斷為:( C )                        

    A.竇性心動過緩            B.二度Ⅱ型房室傳導(dǎo)阻滯      C.交界性心律         

    D.三度房室傳導(dǎo)阻滯        E.高度房室傳導(dǎo)阻滯

18.二度Ⅰ型房室傳導(dǎo)阻滯,文氏現(xiàn)象的心電圖特征是( D )

A.P-R間期進行性縮短      B.R-R間距進行性縮短

C.固定的房室3:1傳導(dǎo)    D.P-R間期進行性延長,伴QRS波脫漏

E.P-R間期進行性延長

19. 某患者一年前發(fā)生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現(xiàn)作心電圖檢查,以下哪項是其心電圖表現(xiàn)                                                                                    

A.ST段降低    B.T波倒置   C.QRS波群低電壓 D.出現(xiàn)寬而深的Q波( D )

E.房室傳導(dǎo)阻滯                                                                                                                    20. 心電圖區(qū)分心肌梗塞和心絞痛最有意義的改變是   ( E )                              

A.ST段上升          B.T波呈冠狀T          C.合并心律失常                

D.T波高聳            E.病理性Q波

21、下列完右的心電圖特點中哪些是錯誤的:( ABD )

A、V5導(dǎo)聯(lián)R波呈M形      B、電軸可右偏        C、V1導(dǎo)聯(lián)呈rsR’           D、可有ST-T改變         E、QRS時間≥0.12s

五、問答題

緒論

1.癥狀、體征、主訴的概念?   

答:(1)癥狀(symptom)是指患者病后對機體生理功能異常的自身體驗和感覺。

(2)體征(sign)是患者的體表或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發(fā)生可察覺的改變。

(3)主訴(chief complaint)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者最明顯的癥狀或(和)體征,也就是本次就診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續(xù)時間。

2.現(xiàn)病史包括哪些?

答:(1)起病情況與患病的時間 (2)主要癥狀的特點 (3)病因與誘因 (4)病情的發(fā)展與演變 (5)伴隨病狀 (6)診治經(jīng)過 (7)病程中的一般情況

3.既往史包括哪些?

答: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狀況和過去曾經(jīng)患過的疾病(包括各種傳染病)、外傷手術(shù)、預(yù)防注射、過敏,特別是與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關(guān)系的情況。

4.掌握問診的定義及其內(nèi)容 ?

答:問診(inquiry)是醫(yī)師通過對患者或相關(guān)人員的系統(tǒng)詢問獲取病史資料,經(jīng)過綜合分析而作出臨床判斷的一種診法。

一、一般項目

二、主訴

三、現(xiàn)病史:1、起病情況與患病的時間 2、主要癥狀的特點 3、病因與誘因 4、病情的發(fā)展與演變 5、伴隨病狀 6、診治經(jīng)過 7、病程中的一般情況

四、既往史

五、系統(tǒng)回顧1.呼吸系統(tǒng)2循環(huán)系統(tǒng)3消化系統(tǒng)4泌尿系統(tǒng)5造血系統(tǒng)6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及代謝7、神經(jīng)精神系統(tǒng)8肌肉骨骼系統(tǒng)

六、個人史1、社會經(jīng)歷 2、職業(yè)及工作條件 3、習(xí)慣與嗜好 4、有無冶游史,是否患過淋病性病陰道炎、尖銳濕疣、下疳等。

七、婚姻史

八、月經(jīng)史

九、家族史

血液檢驗

1、病理性血沉增快的臨床意義?

答:1)各種炎癥性疾病:急性細菌性炎癥時,炎癥發(fā)生后2~3天即可見血沉增快。風(fēng)濕熱、結(jié)核病時,因纖維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增加,血沉明顯加快。

2)組織損傷及壞死:如急性心肌梗死時血沉增快,而心絞痛時則無改變。

3)惡性腫瘤:增長迅速的惡性腫瘤血沉增快,可能與腫瘤細胞分泌糖蛋白(屬球蛋白)、腫瘤組織壞死、繼發(fā)感染或貧血等因素有關(guān)。

4)各種原因?qū)е卵獫{球蛋白相對或絕對增高時,血沉均可增快,如慢性腎炎、肝硬化、多發(fā)性骨髓瘤、巨秋蛋白血癥、淋巴瘤、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亞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黑熱病等。

5)其他:部分貧血患者,血沉可輕度增快。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粘液水腫等患者,血中膽固醇高,血沉亦見增快。

2.試述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的臨床意義?

 答:生理性增多:日間變化、妊娠與分娩、劇烈運動或勞動后、飽餐、淋浴、高溫、嚴寒

    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特別是化膿性球菌為最常見的原因;嚴重的組織損傷及大量血細胞破壞;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代謝性中毒、化學(xué)藥物、生物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惡性腫瘤
3、何謂中性粒細胞核象變化?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答:病理情況下,中性粒細胞核象可發(fā)生變化,出現(xiàn)核左移或核右移現(xiàn)象,叫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

(1)、核左移:外周血中出現(xiàn)不分葉核粒細胞(包括Nst、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的百分率增高超過5%,常見于感染,特別是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應(yīng)等。白血病、類白血病反應(yīng),也可出現(xiàn)極度核左移現(xiàn)象。

(2)、核右移:周圍血中N分葉5葉以上者超過3%

常伴有WBC減低。巨幼貧、造血功能衰退、抗代謝藥物治療

疾病進行期突然核右移,表示預(yù)后不良。
4.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因有哪些?

答:中性粒細胞減少     N< 1.5×109/L為粒細胞減少癥,<0.5 ×109/L為粒細胞缺乏癥 (1)、感染:G-b如傷寒、副傷寒;v如流感、巨細胞病毒、風(fēng)疹 ;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 (2)、血液病:再障、惡組、巨幼貧、PNH (3)、慢性理化損傷:輻射(X線)、藥物(氯霉素、DM、腫瘤、甲亢、磺胺)(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5)、脾亢

腎功能檢測

何為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如何計算?其臨床意義有哪些?

答: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腎單位時間內(nèi),把若干毫升血漿中的內(nèi)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計算方法

公式:Ccr(ml/min)=尿肌酐濃度(μmol/L)×每分鐘尿量(ml/min)/血漿肌酐濃度(μmol/L) 

簡便方法:Ccr(ml/min)=(140-年齡)×體重(k g)/72×血肌酐濃度(mg/dl)  (男性)

Ccr(ml/min)=(140-年齡)×體重(k g)/85×血肌酐濃度(mg/dl)  (女性)

臨床意義:判斷腎小球損害的敏感指標

評估腎功能損害程度

指導(dǎo)治療

尿常規(guī)

1.簡述各種病理性尿蛋白形成原因及常見疾病。

答:

1)         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球率過膜通透性及電荷屏障受損,血漿蛋白大量濾入原尿,超過腎小管重吸收所致。

a)         原發(fā)性腎損害:腎炎、腎病綜合征

b)        繼發(fā)性腎損害:糖尿病、高血壓、SLE等

2)        腎小管性蛋白尿: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

a)         尿蛋白定性  + ~ ++

b)        以小分子量蛋白為主

b)        見于:腎盂腎炎,間質(zhì)性腎炎及藥物、重金屬中毒

3)        混合性蛋白尿:腎小球、腎小管同時受累,尿中大、中、小分子蛋白質(zhì)同時出現(xiàn)。

a)         蛋白量與腎病程度明顯相關(guān)

b)        多見于慢性腎病,如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征等。

4)        溢出性蛋白尿:

a)         本周氏蛋白尿--多發(fā)性骨髓瘤

b)        血紅蛋白尿--急性溶血

5)        假性蛋白尿:尿內(nèi)混有大量血、膿、粘液等成份,導(dǎo)致蛋白定性陽性。

a)         見于:膀胱炎、尿道炎、出血、陰道分 泌物

6)        組織性蛋白尿:腎組織被破壞或腎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的蛋白尿,多為低分子量蛋白尿,以T-H糖蛋白為主要成分。

2.何為尿管型?形成的條件是什么? 

答:【定義】蛋白質(zhì)、細胞或碎片在腎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圓柱形蛋白聚體

【形成條件】

?   以白蛋白和T-H蛋白為基質(zhì)

?   腎小管具有尿液濃縮、酸化功能

?   尿流緩慢,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腎單位

3.簡述腎小球性蛋白尿的形成及臨床意義

答: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球率過膜通透性及電荷屏障受損,血漿蛋白大量濾入原尿,超過腎小管重吸收所致。

常見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原發(fā)性腎小球損害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繼發(fā)性腎小球損害性疾病。

漿膜腔積液檢查

漏出液和滲出液的鑒別?

答:如下表:

鑒別點                                漏出液                                  滲出液

   

 病因                               非炎癥                                 炎癥、腫瘤或理化刺激

外觀                                 淡黃、漿液性                      不定可為黃色、血性、膿樣

透明度                              透明、偶見微渾                      多為渾濁                

比重                               <1.015                                  >1.018

凝固                                 不凝                                     常自凝

PH                                     >7.4                                     <6.8

粘蛋白定性                       陰性                                     陽性

蛋白定量                        <25g/L                                  >30g/L

積液/血清總蛋白比值        <0.5                                     ≥0.5

葡萄糖定量                       與血糖相進           可變化、常低于血糖

細胞分類               以淋巴細胞、間皮C           根據(jù)不同病因分別以中性粒細胞或淋巴細胞為主可找到病原菌

積液/血清乳酸脫氫酶比值    <0.6                                       ≥0.6

LDH               <200IU                     >200IU

   

 

血栓與止血

APTT延長的臨床意義?

答:見于因子ⅩⅡ,ⅩⅠ、Ⅸ、Ⅷ、Ⅹ、Ⅴ、Ⅱ、PK(激肽釋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和纖維蛋白原缺乏,尤其用于FⅧ、Ⅸ、ⅩⅠ缺乏以及它們的抗凝物質(zhì)增多,此外APTT是監(jiān)測普通肝素和診斷狼瘡抗凝物質(zhì)的常用試驗。

一般檢查

1.水腫如何分度?

答:可分為輕、中、重三度。

輕度;僅見于眼瞼、眶下軟組織、脛骨前,踝部皮下組織,指壓后可見輕度下陷,平復(fù)較快。

中度:全身組織均見明顯水腫,指壓后可出現(xiàn)明顯的或較深的組織下陷,平復(fù)緩慢。

重度:全身組織嚴重水腫,身體低位皮膚皮膚緊張發(fā)亮,甚至有液體滲出,此外,胸腔、腹腔等漿膜腔內(nèi)可見積液,外陰部亦可見嚴重水腫。

2.局限性淋巴結(jié)腫大的臨床意義?

答:(1)非特異性淋巴結(jié)炎 由引流區(qū)域的急、慢性炎癥所引起,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齒齦炎可一起頸部淋巴結(jié)腫大。急性炎癥初始,腫大的淋巴結(jié)柔軟、又壓痛,表面光滑、無粘連,腫大至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炎癥時,淋巴結(jié)較硬,最終淋巴結(jié)可縮小或消退。

(2)淋巴結(jié)結(jié)核 腫大的淋巴結(jié)常發(fā)生于頸部血管周圍,多發(fā)性,質(zhì)地稍硬,或者有橡皮樣等,可相互粘連,或與周圍組織粘連,如發(fā)生干酪性壞死,則可觸及波動感。晚起破潰后形成瘺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

(3)惡性腫瘤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惡性腫瘤轉(zhuǎn)移所致腫大的淋巴結(jié)質(zhì)地堅硬,或有橡皮樣感,表面光滑或突起,與周圍組織粘連,不易推動,一般無壓痛。胸部腫瘤如肺癌可向右側(cè)鎖骨上窩或腋窩淋巴結(jié)群轉(zhuǎn)移;胃癌多向左側(cè)鎖骨上窩淋巴結(jié)群轉(zhuǎn)移,因此處系胸導(dǎo)管進頸靜脈的入口,這種腫大的淋巴結(jié)稱為Virchow淋巴結(jié),常為胃癌、食管癌轉(zhuǎn)移的標志。

肺部聽診

1、試比較干濕性啰音的特點、性質(zhì)及常見病因。

特點

   

性質(zhì)

   

常見病因

   

干啰音

   

音調(diào)較高,持續(xù)時間長,吸氣呼氣均可聽到,呼氣清楚
          部位不恒定,性質(zhì)易變,短時間內(nèi)數(shù)量可明顯增減

 

   

氣管、支氣管或細支氣管狹窄或部分阻塞,空氣吸入或呼出時發(fā)生湍流所產(chǎn)生的聲音

 

   

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

   

濕啰音

   

斷續(xù)而短暫,一次常連續(xù)多個出現(xiàn) 吸氣相,吸氣末多見中小水泡音可并存部位較恒定,易變性小,咳嗽后可減少或消失

 

   

氣流通過稀薄分泌物產(chǎn)生的水泡音,水泡大小與管腔直徑相關(guān),陷閉細支氣管肺泡張開產(chǎn)生的爆裂音

 

   

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心源性哮喘。

   

 

2、何謂管樣呼吸音?常見于哪些疾病?

答:定義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聽到支氣管呼吸音

又稱  管狀呼吸音 tubular breath sound

肺實變               強而高調(diào)

          壓迫性肺不張   弱而遙遠

          肺內(nèi)空洞            清晰

3、嚴重肺氣腫患者的典型體征有哪些?

答:機制  雙肺含氣增多

視診  桶狀胸

觸診  呼吸動度減弱

          語顫減弱

叩診  過清音

          肺下界下移

聽診  呼吸音減弱

          語音共振減弱

4、氣胸患者可能有哪些體征?

答:機制  胸腔氣體存積

視診  患側(cè)飽滿

觸診  患側(cè)呼吸動度減弱

          語顫減弱

          氣管移向健側(cè)

叩診  患側(cè)鼓音

聽診  患側(cè)呼吸音消失

          語音共振消失

5、胸腔積液可能有哪些體征?

答:機制  胸腔液體存積

視診  患側(cè)飽滿

觸診  患側(cè)呼吸動度減弱

          語顫減弱

          氣管移向健側(cè)

叩診  患處濁音或?qū)嵰?/p>

聽診  患處呼吸音消失

          語音共振消失

6、肺實變患者可能有哪些體征?

答:機制  氣道通暢

          肺泡腔充滿液體

視診  患側(cè)呼吸運動減弱

觸診  患側(cè)呼吸動度減弱

          病變區(qū)語顫增強

叩診  病變區(qū)濁音或?qū)嵰?nbsp;  

聽診  管狀呼吸音

          濕啰音

          語音共振增強

7、 語音震顫減弱或消失主要見于哪些情況?

答:(1)肺泡內(nèi)含氣量過多,如肺氣腫;(2)支氣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張(3)大量胸腔積液或氣胸;(4)胸膜高度增厚粘連;(5)胸壁皮下氣腫。
8  、簡述正常呼吸音有那幾種?

答:(1)氣管呼吸音 (2)支氣管呼吸音 (3)支氣管肺泡呼吸音 (4)肺泡呼吸音
9、  簡述異常肺泡呼吸音有哪幾種情況?

答:(1)異常肺泡呼吸音 (2)異常支氣管呼吸音 (3)異常支氣管肺泡呼吸音

心臟聽診

1、如何在心臟聽診時判定第一和第二心音

答: ?S1音調(diào)較S2低,時限較長,在心尖區(qū)最響;S2時限較短,在心底部較響;

  ?S1至S2的距離較S2至下一心搏S1的距離短。但是,在復(fù)雜的心律失常時,往往需借助于下列兩點進行判斷:

  ?心尖或者頸動脈的想外搏動與S1同步或者幾乎同步,其中利用頸動脈搏動判別S1更為方便,

  ?當心尖部聽診難以區(qū)分S1和S2時,可以先聽心底部即肺動脈瓣區(qū)和主動脈瓣區(qū),心底部的S1與S2易于區(qū)分,再將聽診器體件逐漸移向心尖部,邊移邊默誦S1,S2節(jié)律,進而確定心尖部的S1和S2。

2、試述心臟觸及震顫的臨床意義?

答:收縮期    胸骨右緣第 2 肋間——主動脈瓣狹窄

              胸骨左緣第 2 肋間——肺動脈瓣狹窄

              胸骨左緣3、4肋間———室間隔缺損

    舒張期    心尖部 ————二尖瓣狹窄

    連續(xù)性    胸骨左緣第 2 肋間——動脈導(dǎo)管未閉

3、簡述心臟雜音產(chǎn)生的機制和常見原因?

答:產(chǎn)生機制:血管通道異常情況下,血液層流轉(zhuǎn)變?yōu)橥牧骰蛐郎u沖擊心壁,瓣膜等使之震動產(chǎn)生雜音,具體機制和病因:

血流加速 :血流速度越快,就越容易產(chǎn)生旋渦,雜音也越響 ,如劇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 

瓣膜口狹窄 :血流通過狹窄處會產(chǎn)生湍流而形成雜音,如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狹窄,肺動脈瓣狹窄等

瓣膜關(guān)閉不全 :如二尖瓣關(guān)閉不全,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等

異常血液通道 :心腔內(nèi)或大血管間存在異常通道,如室間隔缺損,動脈導(dǎo)管未閉等

心腔異常結(jié)構(gòu) :心室內(nèi)乳頭肌,腱索斷裂的殘段漂浮

大血管瘤樣擴張 :血液在流經(jīng)該血管瘤時會形成渦流而產(chǎn)生雜音

4、簡述心臟雜音強度的分級方法。

答:

 

 

 

                                                                                                           

 

 

5、試述生理性與器質(zhì)性收縮期雜音的鑒別要點?

               生理性                      器質(zhì)性                          

     年齡    青少年多見                     不定

     部位  心尖區(qū) /肺動脈瓣區(qū)                不定

     性質(zhì)       柔和                        粗糙

     時間       短促                     常為全收縮期

     強度     多2/6級以下               多3/6級以上

     傳導(dǎo)         無                         廣泛

     震顫         無                         3/6級以上者有

    心臟大        無                         可有

6、試述二尖瓣區(qū)收縮期雜音的原因、特點?

答:二尖瓣收縮期雜音:

      功能性:常見于發(fā)熱、貧血、甲亢等 。雜音性質(zhì)柔和,吹風(fēng)樣,強度2/6級,時限短,較局限。

      相對性:擴張型心肌病、貧血 、心臟病、高心病等。雜音性質(zhì)較粗糙,吹風(fēng)樣,強度2~3/6級,時限較長,可有一定的傳導(dǎo)。

      器質(zhì)性:二尖瓣關(guān)閉不全等。雜音性質(zhì)粗糙,吹風(fēng)樣,高調(diào),強度等于大于3/6級,持續(xù)時間長,可占全收縮期,甚至遮蓋S1,并向左腋下傳導(dǎo)

7、二狹的體征?

答:視診  二尖瓣面容 心尖搏動向左移位

觸診  心尖部舒張期震顫

叩診  心濁音區(qū)心腰部膨出呈梨形

聽診  心尖部  雜音舒張中晚期較局限隆隆樣

心音  第 1 心音增強呈拍擊性

附加音 開瓣音

8、心尖區(qū)收縮期雜音的臨床意義?

答:對診斷貧血、甲亢  擴張型心肌病、貧血性  心臟病、高心病等 、二尖瓣關(guān)閉不全等

有重要價值

9、肺動脈瓣區(qū)收縮期雜音大臨床意義?

答:對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病等的診斷有重要價值

10、主閉的體征?

視診  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

觸診  抬舉性心尖搏動

叩診  心濁音區(qū)向左下增大呈靴型

聽診  主動脈瓣區(qū) 雜音 舒張期遞減型嘆氣樣,并向心尖部傳導(dǎo)

心音     A 2 減弱

其它  周圍血管征

腹部檢查

1、試述脾臟腫大時的測量法及分度及臨床意義?

答:腫大脾臟的測量

1 線(甲乙線)—左鎖骨中線上肋緣至脾下緣

2 線(甲丙線)—左鎖骨中線與肋緣交點至脾最遠點距離

3 線(丁戊線)—脾右緣至正中線的最大距離,以“+” “-”表示

脾臟腫大的分度及意義

輕度 — 深吸氣時左肋下< 2cm

        傷寒 肝炎 瘧疾 心內(nèi)膜炎

中度 — 肋下2cm至臍水平以上

         肝硬化 淋巴瘤  慢淋  SLE等

高度 — 過臍或前正中線

         慢粒  慢性瘧疾 黑熱病  骨髓纖化

2、試述肝頸靜脈返流征的檢查方法及臨床意義?

答:當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腫大時,用手壓迫肝臟使頸靜脈怒張明顯。因為壓迫淤血的肝臟使回心血量增加,已充血右心房不能接受回心血量而使頸靜脈壓上升所致。肝頸靜脈返流征對肝淤血腫大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3、肝臟觸診需注意哪些內(nèi)容?

答:⑴最敏感的觸診部位是指前端的橈側(cè),并非指尖,故應(yīng)以示指前外側(cè)指腹接觸肝臟

⑵檢查腹肌發(fā)達者時,右手宜置于腹肌外緣稍外處向上觸診,否則肝緣易被掩蓋或?qū)⒏怪奔‰靹澱`認為肝緣

⑶觸診肝臟需密切配合呼吸動作,于吸氣時手指上抬速度一定要落后于腹壁的抬起,而呼氣時手指應(yīng)在腹壁下陷前提前下壓,這樣就可以有兩次機會觸及肝緣

⑷當右手示指上移到肋緣仍未觸及到肝臟時,應(yīng)考慮巨大肝臟,應(yīng)下移初始觸診的部位自髂前上棘或更低的平面開始

⑸如遇腹水患者,深觸診發(fā)不能觸及肝臟時,可用浮沉觸診法

⑹鑒別易誤認為肝下緣的其他腹腔臟器:①橫結(jié)腸②腹直肌腱劃③右腎下極

4、腹部觸診可觸及的正常包塊有哪些?

1.腹直肌及腱劃
2.腰椎錐體及骶骨岬
3.乙狀結(jié)腸糞塊
4.橫結(jié)腸
5.盲腸

5、肝硬化失代償期的體征?

答:肝臟改變  早大晚小 邊銳質(zhì)硬 小結(jié)節(jié)

脾臟腫大  肋緣下觸及半圓形腫物

側(cè)枝循環(huán)  腹壁靜脈曲張 痔

腹水征      腹膨隆 蛙狀腹 臍可突出

液波震顫 移動性濁音

肝功異常 、 肝病面容 、出血點、 皮膚黃染、 蜘蛛痣 、肝掌 、乳房增大

6、消化性潰瘍伴急性穿孔的體征?

答: 視診  急性痛苦病容,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甚至休克 強迫仰臥位 腹部凹陷 腹式呼吸減弱消失,

  觸診  腹肌緊張呈 板狀腹 腹部壓痛和反跳痛

  叩診  肝濁音區(qū)縮小

  聽診  腸鳴音減弱消失
脊柱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

簡述肌力的六級分級法

答:0級 完全癱瘓 測不到肌肉收縮

1級 僅測到肌肉收縮,但不能產(chǎn)生動作

2級 肢體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動,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離床面

3級 肢體能抬離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級 能做抗阻力動作,但不完全

5級 正常肌力

癥狀學(xué)

1、試述稽留熱、弛張熱和不規(guī)則熱的臨床意義?

答:稽留熱  高熱在39-40℃以上,每日體溫波動不超過1℃。 常見于大葉性肺炎斑疹傷寒 傷寒高熱期
弛張熱  高熱在39℃以上,每日體溫波動超過2℃,最低體溫高于正常體溫。常見于敗血癥 化膿性炎癥 重癥肺結(jié)核  風(fēng)濕熱

不規(guī)則熱  發(fā)熱的體溫曲線無一定規(guī)律,可見于結(jié)核 風(fēng)濕熱等

2、發(fā)熱的常見病因?

答:感染性發(fā)熱:占發(fā)熱病因的 50%~60%

細菌:43%  病毒:6%

非感染性發(fā)熱

⑴無菌性壞死組織吸收:吸收熱(無菌性炎癥)

⑵抗原抗體反應(yīng)

⑶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

⑷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功能異常:中樞性發(fā)熱(高熱無汗)

⑸皮膚散熱減少

⑹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原發(fā)性、感染后、夏季、生理性低熱

水腫

1.試述心源性水腫和腎源性水腫的鑒別?

鑒別點      腎源性水腫                   心源性水腫

開始部位    眼瞼顏面部   下行性           足踝部 上行性

發(fā)展快慢         常迅速                   較緩慢

水腫性質(zhì)     軟而移動性大                 比較堅實 移動性較小

伴隨癥狀    其他腎臟病體征                心功能不全體征

2.全身性水腫的分類包括哪些?

心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肝源性水腫;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其他:如粘液性水腫、藥物性水腫、經(jīng)前期緊張綜合征、特發(fā)性水腫等

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可分為哪些?特點如何?各見于哪些疾病(各舉一例)?

答:⑴肺原性呼吸困難 吸氣性呼吸困難

特點:吸氣明顯費力,吸氣時間延長,可伴有三凹征(胸骨上窩 鎖骨上窩 肋間隙,吸氣相伴有喉鳴或喘鳴音,可見于喉水腫,氣管異物,腫瘤

⑵肺原性呼吸困難 呼氣性呼吸困難

特點:呼氣費力,呼氣時相延長,常伴呼氣期哮鳴音。常見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不張,慢性支氣管哮喘

⑶肺原性呼吸困難 混合性呼吸困難

特點 吸氣呼氣均費力 呼吸淺快,常有肺叩濁,呼吸音異常(減弱或消失)或病理性呼吸音。常見于胸腔積液,氣胸,大面積肺不張,彌漫性間質(zhì)性肺炎

⑷心原性呼吸困難

特點:勞力性呼吸困難 動重靜輕,與重力有關(guān) 臥重坐輕,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

      伴有兩肺哮鳴音——心原性哮喘

      咳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

      滿肺濕羅音——急性肺水腫

⑸中毒性呼吸困難

特點:呼吸淺、慢   節(jié)律異常

      潮式呼吸 Cheyne-Stokess

      間停呼吸 Biots

常見疾病有亞硝酸鹽和苯胺類中毒,氫化物中毒

⑹神經(jīng)性呼吸困難

特點:呼吸頻率快而淺,伴有嘆息樣呼吸或出現(xiàn)手足抽搐。常見于癔癥患者。

⑺血原性呼吸困難

特點:呼吸淺,心率快。常見于重度貧血,高鐵血紅蛋白癥等。

胸痛

請描述心絞痛的臨床特點?

答:心絞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一個癥狀,其疼痛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內(nèi)代謝產(chǎn)物積聚太多,或產(chǎn)生不正常的代謝產(chǎn)物,它們刺激了心臟內(nèi)的感覺纖維,反射到大腦皮層而引起的,其臨床特點,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疼痛的部位:通常心絞痛的疼痛的部位多在胸骨的后面,也可見于心前區(qū),放射痛則可見于雙肩(特別是左肩和左臂內(nèi)側(cè)、手腕、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肩胛、胸背部、頸、咽、頰、下頜部、舌、鼻、耳垂、乳突。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可局限于左肩、左臂,也有局限于頜部易被誤診為牙病。

    2、疼痛的性質(zhì):有輕重之別,輕者只有發(fā)作性胸悶或呈壓榨性鈍痛,緊壓感,燒灼感,或為明顯的壓迫樣及窒息樣感,重者則為劇烈的絞痛,疼痛多由輕加重,直到不可忍受,同時還伴有壓榨感、窒息感、出汗、患者自覺恐懼莫名,甚至產(chǎn)生“要死了”這樣的感覺。

癥狀學(xué)3

簡述咯血和嘔血的鑒別

咯血                    嘔血        

病因     結(jié)核 支擴     消化性潰瘍 肝硬化 粘膜病變

先兆癥狀 喉癢 咳嗽     上腹不適 惡心 嘔吐

出血方式     咯出                   嘔出

血液顏色     鮮紅                   暗紅

混合物     痰液泡沫            食物殘渣

酸堿反應(yīng)     堿性                   酸性

血痰黑便  痰中帶血             柏油樣黑便

心電圖

1、試述心肌梗塞各期的心電圖表現(xiàn)。

答: ①“缺血型” 改變

缺血最早出現(xiàn)在心內(nèi)膜下,面向缺血區(qū)的導(dǎo)聯(lián)T波高尖。

若發(fā)生在心外膜下心肌層,面向缺血區(qū)的導(dǎo)聯(lián)T波倒置       

缺血使心肌復(fù)極延長, QT間期延長。  

② “損傷型” 改變

缺血時間延長,程度加重,面向損傷心肌的導(dǎo)聯(lián)出現(xiàn)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多為透壁性)。  

③ “壞死型” 改變

缺血近一步加重,心肌壞死,電活動喪失。

壞死型ECG表現(xiàn),異常Q波(寬度 > 0.04 s,深度 > ? R),或QS波。  

2、三種早搏心電圖特點是什么?   

 室性期前收縮(PVC )

⑴提前出現(xiàn)的QRS - T波群,其前無P波或相關(guān)的P波;

⑵QRS-T波群寬大畸形,時限 > 0.12 sec ,T波與QRS主波相反;

⑶完全代償間歇:   即PVC前后兩個竇性P波間距等于正常P-P間距的兩倍。)

代償間歇——    指異位搏動后出現(xiàn)的一個比正常心動周期長的間歇。有完全、不完全性。

 房性期前收縮 (PAC)

提前出現(xiàn)的異位P`波,形態(tài)與竇性P波不同;

⑴P`-R間期 > 0.12 sec;   代償間歇不完全。

⑵PAC不完全代償間歇: PAC前后兩個竇性P波的間距小于正常P-P間距的兩倍。如本圖:P`-P`(1280) < 2 × P-P(760) 

 交界性期前收縮 (PJC)

⑴提前出現(xiàn)的QRS-T波,形態(tài)與竇性下傳的相同,但其前無竇性P波;  

⑵出現(xiàn)逆行P`波—II、III、aVF 倒置,aVR直立。   

 逆P`的位置:可在QRS前(P`-R<0.12 sec)、后(R - P`< 0.20 sec)或與QRS波重疊;多數(shù)為完全代償間歇。                                                                                        

3、心房撲動、心房顫動的心電圖表現(xiàn)如何?

答:心房撲動:

 F 波(大鋸齒狀撲動波)代替P波,II、III、aVF明顯;

 F波間無等電線,波幅、間隔一致,頻率250~350次/分;

 F波以固定比例下傳,心室律規(guī)整,但也可不同比例下傳

心房顫動:

1.P波消失,代以形態(tài)和間距不同、節(jié)律不規(guī)則的心房顫動波 (f 波),以V1導(dǎo)聯(lián)最明顯,等電線消失。

2.f 波的頻率:350~600次/分。

3.QRS波群形態(tài)正常,或伴室內(nèi)差異性傳導(dǎo)

4.心室律絕對不齊。(特征之一)

4 、房室傳導(dǎo)阻滯有哪幾種類型?各有何特點?

(1) 一度房室傳導(dǎo)阻滯:P-R 間期延長 > 0.2 sec (老人 > 0.22 sec );

                        兩次(心率相近)相比,P-R間期相差0.04 sec

(2) 二度房室傳導(dǎo)阻滯 :主要特點: 部分P波后QRS波脫漏

分類: 二度 I 型AVB (Morbiz I 型)

    特點:P波規(guī)整,P-R逐漸延長,直到脫漏一個QRS,周而復(fù)始。又稱文氏現(xiàn)象。

    二度 II 型AVB (Morbiz II 型)

    特點:P-R間期恒定(正常或延長),部分P波后無 QRS波。   

3:1 或 4:1 傳導(dǎo)的 AVB ,為高度AVB。

(3)三度(完全性)房室傳導(dǎo)阻滯

P波與QRS波無關(guān)(PR間期不固定),房率快于室率

電生理特點:交界區(qū)或以下某處傳導(dǎo)完全中斷; 

            心室由次級起搏點控制,

   可能出現(xiàn): 交界區(qū)逸搏,或心室逸搏。

5、簡述完全性左束支傳導(dǎo)阻滯、右束支傳導(dǎo)阻滯的心電圖表現(xiàn)?

答: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QRS ≥ 0.12 sec ; V1或V2 rsR`(M)形(最具特征性的改變)  

I、V5、V6  S波增寬、切跡,時限≥0.0.4 sec ; RV1 ≥ 0.05sec

aVR  QR形,R波寬而有切跡;                

繼發(fā)性ST-T改變(V1、V2 ST輕度壓低,T倒置,I、V5、V6 T直立)

完全性左束支阻滯:QRS > 0.12 sec ;

V1、V2  rS (其r波極小,S波明顯加深增寬)或呈寬而深的QS形, I、aVL、V5、V6  R波增寬、粗鈍、切跡; q 波一般消失,心電軸可左偏;

V5、V6  R > 0.06 sec; 繼發(fā)性ST-T改變


題目:

村醫(yī)生經(jīng)注冊取得《鄉(xiāng)村醫(yī)師證書》后,可在(  )從事預(yù)防、保健和一般醫(yī)療服務(wù)。
A村衛(wèi)生室  B村衛(wèi)生室、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
C村衛(wèi)生室、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縣級醫(yī)院  D所有醫(yī)療機構(gòu)

題目:

資本有機構(gòu)成提高( )。

A.是資本積累的必然趨勢

B.是指C∶V中C的比重增大

C.是指C∶V中V的比重增大

D.意味著會大量吸收勞動力,消滅失業(yè)

E.意味著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減少,產(chǎn)生相對過剩人口

題目:

下列屬于公安工作整體上的主要特點的是( )

A.強制性與教育性相結(jié)合

B.隱蔽性與公開性相結(jié)合

C.集中性與分散性相結(jié)合

D.政策性與法律性相結(jié)合

題目:

設(shè)備監(jiān)理規(guī)劃應(yīng)經(jīng)( )審核批準后報送業(yè)主。

A.總監(jiān)理工程師

B.監(jiān)理單位的總經(jīng)理

C.監(jiān)理單位的技術(shù)負責(zé)人

D.監(jiān)理單位的法定代表人

題目:

People tend to make mistake when ____.

A. they perform. several challenging tasks at a time.

B. new messages are processed one after another

C.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are affected

D. the tasks require little thought

題目:

基于網(wǎng)絡(luò)的信息處理平臺由數(shù)據(jù)處理設(shè)備、數(shù)據(jù)通訊設(shè)備及( )等一系列硬件和軟件構(gòu)成。

A.系統(tǒng)軟件

B.操作系統(tǒng)

C.軟件系統(tǒng)

D.應(yīng)用軟件

題目:

包干制物業(yè)收費形式的特點是( )。

A.包干制物業(yè)收費形式比較簡捷

B.包干制物業(yè)收費形式交易透明度不高

C.在收費率偏低時,容易導(dǎo)致物業(yè)管理企業(yè)虧損

D.在市場不規(guī)范時,個別物業(yè)管理企業(yè)可能通過減少物業(yè)服務(wù)成本來保證企業(yè)利潤,業(yè)主的權(quán)益可能受到侵害

E.物業(yè)服務(wù)收費方式在非住宅物業(yè)管理項目中較多采用

題目:

套利交易是指交易者針對市場上兩個相同或相關(guān)資產(chǎn)出現(xiàn)的合理價差同時進行買低賣高的交易。( )

題目:

關(guān)于"流行病學(xu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流行病學(xué)從疾病分布入手探討疾病的流行因素

B、流行病學(xué)是從群體角度研究疾病與健康

C、流行病學(xué)研究的病種僅限于傳染病

D、流行病學(xué)屬于預(yù)防醫(yī)學(xué)的范疇

E、流行病學(xué)已深入臨床醫(yī)學(xué)的研究中

題目:

如果各種商品的銷售量平均上漲 5%,銷售價格平均下降 5%,則銷售額不變。( )

此題為判斷題(對,錯)。

題目:

3 6 .急性彌漫性腹膜炎大量毒素吸收可導(dǎo)致

A .腸梗阻

B .低滲性脫水

C .代謝堿中毒

D .感染性休克

E .急性腎衰竭

題目:

期末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存貨的成本低于可變現(xiàn)凈值,則可能( )。

A.按差額首次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B.按差額補提存貨跌價準備

C.沖減存貨跌價準備至零

D.不進行賬務(wù)處理

題目:

[A] evidence

[B] accidents

[C] adventures

[D] events

題目:

坐骨神經(jīng)痛最重要的體征是( )。

A.Hoffmann征

B.Laségue征

C.Babinski征

D.Brudzinski征

E.Romberg征

題目:

當儀表的供電、供氣中斷時,調(diào)節(jié)閥的狀態(tài)應(yīng)能保證不導(dǎo)致事故或擴大事故。( )

此題為判斷題(對,錯)。

題目:

● (38) 并不是算法必須具備的特性。

(38)A. 可行性 B. 可移植性 C. 確定性 D. 有窮性

題目:

下列不得抵扣進項稅的項目有( )。

A.用于修建廠房購進的水泥

B.用于贈送客戶購進的水泥

C.用于分紅購入的水泥

D.用于投資的自產(chǎn)產(chǎn)品生產(chǎn)過程中耗用的水泥

2000條數(shù)據(j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哈| 朝阳市| 岱山县| 六盘水市| 三台县| 济南市| 阜平县| 宁阳县| 巢湖市| 临夏县| 包头市| 万荣县| 上高县| 中山市| 惠水县| 泾阳县| 衡水市| 呼玛县| 丰城市| 济南市| 梅河口市| 姜堰市| 承德市| 乌兰察布市| 宣化县| 太白县| 毕节市| 凤冈县| 潜江市| 龙口市| 内黄县| 天台县| 峨边| 兰州市| 九寨沟县| 大英县| 绥棱县| 山阳县| 平果县| 西乌珠穆沁旗|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