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題型:單選題 難度:★★★★★★ 8.8萬熱度
某學校經常舉辦報告講座各種集會和比賽以及社會公益活動這些課外活動屬于()
某學校經常舉辦報告、講座、各種集會和比賽以及社會公益活動,這些課外活動屬于( )。
A.群眾性活動
B.小組活動
C.個別活動
D.科技活動
該題目是單項選擇題,請記得只要選擇1個答案!
網站導航:中學教育理論綜合>正文
題目 題型:單選題 難度:★★★★★★ 8.8萬熱度
某學校經常舉辦報告、講座、各種集會和比賽以及社會公益活動,這些課外活動屬于( )。
A.群眾性活動
B.小組活動
C.個別活動
D.科技活動
該題目是單項選擇題,請記得只要選擇1個答案!
此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公開數據或者用戶提供上傳,如涉及到侵權,謠言,涉隱私,涉政,違規違法 等 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客服QQ 2593481824
下列屬于班級紀律常規管理的是( )。
①課堂學習與自習的紀律
②遵守交通規則和法律
③尊老愛幼
④班級衛生值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教師把班級中的學生每五人編為一個學習小組,每組嘗試用五種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數學題,然后選出最優解法。這屬于小組教學中的( )形式。
A.小組作業
B.小組競賽
C.小組合作
D.小組討論
林老師為了上好“兩棲動物的生殖與發育”一課,精心制作了PPT,并準備了青蛙標本、三張掛圖和視頻材料。課前林老師將這些教具擺放、懸掛好后,馬上吸引了許多學生圍觀。課上他先是播放了視頻材料,接著他演示了青蛙標本,因標本過小,后面的同學伸長脖子也看不清;他不斷翻著PPT,卻沒有適時做出講解。下課鈴響了,準備好的PPT還沒翻完。課后學生們反映說“我們忙著看這看那,老師講什么沒聽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淺色的字很模糊。”
從教學直觀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林老師運用直觀手段存在哪些問題( )
A.直觀教具的選用不恰當
B.準備不充分
C.直觀手段的運用缺乏與教師的講解配合
D.材料選用過于單調
“我希望我們的課堂——思維的天空,能像雄鷹一樣在遼闊的天空里翱翔;我希望我們的課堂,能像魚兒一樣在浩瀚的海洋里自由自在。”這是一位記者在采訪一位逃課的學生時,問道他為什么逃課時,他并沒有回答,而是嘴里哼出了這樣一首歌。
結合新課程改革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新課改要求教師應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B.新課改強調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C.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D.教師應該激勵學生發揮創造性,進行探究式學習
教學方法設計是否妥當,直接關系著教學工作的成績與教學效率的高低。關于教學方法設計的依據,以下四位教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陳老師認為,如果教學任務是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智力為主的,那么設計發現法、討論法比較合適;沈老師認為,如果教學目標是傳授新知識,建立新概念,那么設計直觀性強、邏輯性強的方法比較合適;曾老師認為,中高年級學生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發展,因此可設計講解法、談話法代替演示法等直觀教學法;洪老師認為,教師應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個性特點,設計那些自己掌握的較好的教學方法。
依據教學方法選擇的依據,對四位教師的方法設計評價正確的是( )。
A.陳老師以學生年齡特征為依據,方法設計合理
B.沈老師以課程的性質的特點為依據,方法設計合理
C.曾老師以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依據,方法設計合理
D.洪老師以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f生特點為依據,方法設計合理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條件,又是決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
A.班主任工作職責
B.班主任自身素質
C.班級學生質量
D.對班級學生的了解
教育學中,單一課視其所完成的( )不同可分為傳授新知識課、鞏固知識課、培養技能課、檢查知識技能課等。
A.教學方法
B.教學任務
C.教學形式
D.教學內容
科學課堂上,老師將學生分成小組觀察蠶寶寶。學生了解了昆蟲的生活習性,并在全班交流學習成果。老師運用的教學方法是( )。
A.談話法和參觀法
B.演示法和討論法
C.講授法和討論法
D.演示法和講授法
在教學生解決新的問題時,最適宜的方法是從學生熟悉的例子引入新課題。從知識分類學習論來看,最適當的解釋是( )。
A.熟悉的例子可以減輕初學者的工作記憶負擔
B.熟悉的例子可以使學生感到親切
C.可以避免學生認知發展階段的限制
D.這樣可以促進新任務的學習和記憶
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是新課程評價體系的重要特征之一,選出有關理解錯誤的一項( )。
A.關注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是面向“過去”的評價,關注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則是面向“未來”、重在發展的評價
B.傳統的重視結果的終結性評價,將學生獲得答案的思考與推理、假設的形成以及如何應用證據等摒棄在評價的視野之外,從而不能促進學生養成科學探究的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與精神
C.只有關注過程,評價才可能深入學生發展的進程,加強對學生持續發展的有效指導并最終完成學生的發展
D.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各有自己的長處和作用,不可偏一廢一,當前要做的是將二者結合起來,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大家都在搜索(30分鐘前搜索數據)
2025/3/23 18:48:31
2025/3/23 18:48:02
2025/3/23 18:46:43
2025/3/23 18:45:36
2025/3/23 18:45:16
最新收錄試題更多>>
其他類目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