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題型:文言文閱讀 難度:★ 6萬熱度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楊沛字孔渠,馮翊萬年人也。初平中,為公府令史,以牒除為新鄭長。興平末,人多饑窮,沛課民益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楊沛字孔渠,馮翊萬年人也。初平中,為公府令史,以牒除為新鄭長。興平末,人多饑窮,沛課民益畜干椹,閱其有余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余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余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輔政,遷沛為長社令。時曹洪賓客在縣界,征調不肯如法,沛先撾折其腳,遂殺之。由此太祖以為能。
累遷九江、東平、樂安太守,并有治跡。坐與督軍爭斗,髡刑五歲,輸作未竟。會太祖出征在譙,聞鄴下頗不奉科禁,乃發教選鄴令,當得嚴能如楊沛比,故沛從徒中起為鄴令。已拜,太祖見之,問曰:“以何治鄴?”沛曰:“竭盡心力,奉宣科法。”太祖曰:“善。”顧謂坐席曰:“諸君,此可畏也。”賜其生口十人,絹百匹,既欲以勵之,且以報干椹也。沛辭去,未到鄴,而軍中豪右曹洪、劉勛等畏沛名,遣家騎馳告子弟,使各自檢敕。
沛為令數年,以功能轉為護羌都尉。十六年,馬超反,大軍西討,沛隨軍,都督孟津渡事。太祖已南過,其余未畢,而中黃門前渡,忘持行軒,私北還取之,從吏求小船,欲獨先渡。吏呵不肯,黃門與吏爭言。沛問黃門:“有疏邪?”黃門云:“無疏。”沛怒曰:“何知汝不欲逃邪?”遂使人摔其頭,與杖欲捶之,而逸得去,衣幘皆裂壞,自訴于太祖。太祖曰:“汝不死為幸矣。”由是聲名益振。及關中破,代張既領京兆尹。
黃初中,儒雅并進,而沛本以事能見用,遂以議郎冗散里巷。沛前后宰歷城守,不以私計介意,又不肯以事貴人,故身退之后,家無余積。治疾于家,借舍從兒,無他奴婢。后占河南夕陽亭部荒田二頃,起瓜牛廬,居止其中,其妻子凍餓。沛病亡,鄉人親友及故吏民為殯葬也。
(選自《三國志》卷十五,有刪改)
【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沛先撾折其腳 撾:打
B. 坐與督軍爭斗 坐:因……獲罪
C. 而逸得去 逸:逃跑
D. 治疾于家,借舍從兒 從:跟隨
【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楊沛任新鄭長時,將積藏的干椹全部獻給當時去西面迎接天子但缺糧草的太祖,受到太祖賞識,等到太祖輔政,便提拔楊沛做長社縣縣令。
B. 楊沛之所以被起用為鄴縣縣令,一是因為楊沛很能干,能夠嚴格依法辦事,二是因為太祖想以此報答當年楊沛獻干椹救急之舉。
C. 楊沛負責孟津口渡河之事時,嚴懲了不按規矩想要回渡的黃門,太祖認為楊沛做得很對,并沒有因為黃門受辱而責罰楊沛。
D. 楊沛先后在各地做官,他一向不把私人進退之事放在心上,不肯以事求人,退休后家里沒有余財,晚年住在瓜牛廬里面,貧病交加,極為潦倒。
【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興平末,人多饑窮,沛課民益畜干椹,閱其有余以補不足。
(2)黃初中,儒雅并進,而沛本以事能見用,遂以議郎冗散里巷。
【4】請簡要概括楊沛為官做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