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12題庫,數千萬試題與答案真題解析和您分享!
題目:
下列有關“不一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純凈物不一定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
B.原子中的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
D.中和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題目: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發生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B.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
C.分解反應均需要加熱,化合反應均需要點燃
D.石蠟燃燒既不是化合反應也不是分解反應
題目:
一次鑒別出空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瓶無色氣體的最好方法是
A.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B.分別滴入紫色的石蕊試液
C.分別滴入酚酞試液
D.分別滴入適量的石灰水
題目:
下列試管或玻璃管內附著的物質,不能用稀鹽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體
B.用CO還原Fe2O3后留下的固體
C.用H2還原CuO后留下的固體
D.FeCl3溶液與KOH溶液反應后留下的固體
題目: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空氣里不燃燒的物質,在氧氣里也一定不燃燒
B.燃燒和緩慢氧化都是氧化反應,且放熱
C.不使用催化劑,加熱氯酸鉀就不能分解放出氧氣
D.使用催化劑可以使氯酸鉀分解出更多的氧氣
題目:
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在于
A.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B.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著
C.分子之間有空隙
D.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題目:
一瓶氣體經檢驗得知其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則該氣體
A.肯定是一種單質
B.一定是化合物
C.是單質、化合物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種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
題目:
8 g10%的NaOH溶液與8 g10%稀H2SO4反應,所得溶液中
A.pH一定等于7
B.pH一定小于7
C.pH一定大于7
D.pH等于0
題目:
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鋼鐵生銹
B.鋁制成導線
C.鐵礦石煉鐵
D.鎂條燃燒
題目:
下列鹽的水溶液pH>7的是
A.NaCl
B.K2SO4
C.CaCO3
D.Na2CO3
題目:
下列滅火的措施中不恰當的是
A.秸稈、柴草著火,用水潑滅
B.酒精燈火焰,用嘴吹滅
C.撒在實驗臺上的酒精著火,用濕抹布蓋滅
D.汽油著火,用滅火器熄滅
題目:
鑒別碳酸鹽常用的藥品是
A.稀鹽酸
B.澄清石灰水
C.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
D.稀硫酸
題目:
有A、B、C三種金屬,A能溶于稀鹽酸,B能從C的硝酸鹽溶液中置換出C,B能與稀鹽酸反應,但不能從A的鹽溶液中置換出A,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A>B>C
B.C>B>A
C.B>C>A
D.A>C>B
題目:
往40 g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10 g36.5%的鹽酸,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是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由大于7變為等于7
題目:
在稀硫酸中加入下列哪種物質后,溶液的pH不會明顯增大
A.氫氧化鈉
B.氫氧化鋇
C.水
D.氯化鋇
題目:
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A.將塊狀固體放入直立的試管內
B.用藥匙取固體藥品后,立刻用干凈的紙擦拭干凈
C.在試管口塞橡皮塞時,把試管放在桌上,再使勁塞緊橡皮塞
D.用膠頭滴管吸取并滴加試劑后,不需要用清水沖洗
題目:
下列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A.羊毛
B.塑料
C.合成纖維
D.合成橡膠
題目:
下面是我市加碘食鹽包裝袋上的部分圖表文字(I為碘元素符號).
A.1kg此加碘食鹽中含碘酸鉀(35±15)mg
B.加碘食鹽中的碘是指碘單質
C.此加碘食鹽是純凈物
D.“菜未燒熟不宜加入加碘食鹽”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鉀受熱不穩定
題目:
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國政府規定居民的食用鹽必須是加碘鹽.如圖是一種市售碘鹽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根據包裝袋上的說明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碘鹽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
B.碘鹽中含有鈉原子、氯原子等微粒
C.碘酸鉀中碘元素為+5價
D.碘酸鉀的化學性質很穩定
題目: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純凈物不一定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
B.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
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
D.中和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題目:
下列有關Fe、FeO、Fe2O3、Fe3O4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有金屬光澤
B.都含有鐵元素
C.鐵元素的化合價不是+2價,就是+3價
D.相對分子質量都相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金湖县|
景洪市|
合江县|
潢川县|
铜陵市|
江山市|
武隆县|
福安市|
遂川县|
无棣县|
巴林左旗|
共和县|
舞阳县|
信宜市|
舒城县|
凌云县|
东源县|
沿河|
景宁|
贡觉县|
仁怀市|
乐昌市|
成武县|
佛教|
金塔县|
宁南县|
郑州市|
晋州市|
洛扎县|
许昌市|
昆山市|
平乡县|
剑川县|
星子县|
鸡泽县|
吴忠市|
二手房|
翁源县|
沐川县|
突泉县|